原标题:广西岑溪 磨难中奋力敲开致富门
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时,家庭年人均收入只有2116.3元;一年后,家庭纯收入达到近3万元,顺利脱贫。
对于一般贫困户来说,一年时间实现脱贫摘帽,是一件来之不易的事;对于只有右臂、妻子也同为三级残疾的廖木森来说,更是天方夜谭。但是这个“天方夜谭”在2016年底就变成了现实。如今,廖木森一家的生活越过越甜。
年少时,家住广西岑溪市安平镇中庆村的廖木森,意外中左肢被截。“刚开始真的感到很绝望,甚至没有活着的勇气了。”回想过往,廖木森思绪万千。“在家人、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我重拾了对生活的希望。单手干活,挑水、做饭、放牛、砍柴……一样样地练习。”
后来,廖木森结婚,有了自己的家,但他的妻子因病无法劳动。全家的生活都靠他一个独臂劳动力来操持,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上。
“2015年底,被识别为贫困户之后,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生活开始翻天覆地地发生变化了。”说起脱贫经历,廖木森感动地说。廖木森的对口帮扶干部是岑溪市委组织部部长韦学文。
“韦部长多次上门讲解扶贫贷款政策,耐心与我沟通。”廖木森说,“结合村情和我个人意愿,韦部长建议我养鸡或养猪。”在与韦学文分析、商量之后,廖木森决定养鸡、养猪,向贫困发起“进攻”。
随后,韦学文为他送来了鸡苗148羽,并帮助他搭起鸡棚。
廖木森曾养过生猪,掌握一定的养猪技术,但建猪舍、买仔猪等是一笔不小的投资。为节约资金,他靠自己的一只手花了半年的时间建成了200多平方米的猪舍,并在养殖场附近建了一间平房,方便照看猪舍。
廖木森的身残志坚事迹引起了原岑溪市委书记陶辉的关注。入村调研时,陶辉了解到通向廖木森养殖场的道路比较破烂,通过政策扶持,一条砂石路随后很快铺成。陶辉还为廖木森送来10头猪花,并帮助他申请了5万元的3年免息贷款。廖木森利用这笔扶贫贷款购买猪花,扩大生产。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2016年底,廖木森有50头猪和98只鸡出栏,挣了约3万元,实现脱贫。带着对党和政府的感恩,2016年11月,廖木森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希望通过自身经历,带动更多贫困户一起脱贫。
无独有偶,岑溪市三堡镇蒙布村的钟宇云,也奋力谱写了磨难中敲开致富门的华章。
蒙布村是岑溪市三堡镇最偏远的山村,是国家级贫困村。钟宇云是三堡镇蒙布村蒙池二组贫困户,家婆患严重肺炎和冠心病,经常要住院和服药治疗。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钟宇云和丈夫承包了20亩的荒地,发展鱼塘水下养鱼、水上养鸭、塘边种果和养猪养鸡“五位一体”的种养业。
2016年,钟宇云利用扶贫小额贷款资金将养猪的规模扩大200平方米、50头猪的圈舍,获得了较好的收益。2017年,钟宇云不仅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还带动了周边农户一起发展产业。
钟宇云凭着一股“认准就干”的精神和永不服输的韧劲,创业有成,也得到了蒙布村群众的认可。2018年,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钟宇云被选举为村支委委员、妇女主任。
走上新的岗位后,钟宇云以巨大的热情履行职责,经常和镇干部到村里走访了解贫困妇女,讲述自己的创业经历和经验,帮助困难家庭争取帮扶,引导他们通过发展种养业努力脱贫致富。
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岑溪市着眼于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结合“七个一批”“十大行动”的契机,创新实施党旗领航驱动、建强机制驱动、产业龙头驱动、典型示范驱动、社会合力驱动的“五轮驱动”战略,着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逐步实现脱贫摘帽目标。
据统计,近几年,岑溪市共减少贫困人口32987人;53个“十三五”贫困村已完成摘帽村25个,2018年计划脱贫18个;全市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6.24%下降到2017年的4.90%,预计2018年底贫困发生率降至3.2%。(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