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25日,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在广州增城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中国大学教学》编辑部主办,广州大学承办。
“当代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传统的‘一言堂’式教学已无法满足、也难以适应学生的需求。若教师还固守灌输式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会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吐槽’,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逃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说,课程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最基本单元,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是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他认为,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优化课程体系,以提升学生能力为导向加强实践类课程群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抓手丰富优质课程资源。张大良提出,要重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育教学生态。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翻转课堂”,其实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观看变为体验,充当“一小时老师”“一堂课老师”,这样将会促进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综合锻炼基本能力。为此,教师的角色定位要从过去学习资源的提供者转向学习资源的选择者和组织者,将在线课程元素融入教学,优化教学设计,适应当代学生的学习习惯。
川大前校长谢和平院士:
七成课程都是小班课
论坛上,谢和平也分享了川大抓本科教育的做法。“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只有课堂进行了革命,教育才能真正革新。”谢和平说,川大紧紧抓住“45分钟课堂”主战场,开展“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从2011年开始,川大把新生按25人左右规模编班,最少11人一个班,由此学校教学投入翻一番。目前,开设小班课程9024门次、占总课程的70.5%,全面实施互动式教学、启发式讲授、批判式讨论。
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
到2022年打造2万门“金课”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论坛上做了“建设中国金课”的报告。吴岩说,课程是教育最微观问题,解决的是教育最根本问题,但课程又是中国大学带有普遍性的短板、瓶颈和关键问题,中国没有一所大学的课程不存在问题。
吴岩说,“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已经写入了教育部文件。“‘水课’说严重点儿就是没良心的课。老师不用心教,学生也不用心学。要让这种课成为‘过街老鼠’,成为学生抵制的课,成为让老师羞于拿出来的课。”
吴岩透露,未来中国要打造五类“金课”:线下“金课”、线上“金课”、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吴岩透露,到2022年,将建设国家和省级两万门“金课”,涉及92个专业大类,630个专业。
“大学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大学的良心是潜心教书育人!”吴岩说,“要让一部分学生天天打游戏、天天睡大觉、天天谈恋爱这类‘醉生梦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一部分教师‘认认真真培养自己、稀里马虎培养学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一部分学校‘领导精力投入不足、教师精力投入不足、学生精力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全媒体记者林霞虹 通讯员广大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