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金融传销、骗贷、违法网贷平台……各种金融陷阱让人防不胜防。今年以来,深圳着力打造短期整治与长期预防相结合的“防火墙”,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市民守护好“钱包”,取得了显著成效。
创新监管科技搭建“三大平台”
针对地方金融风险早期预警难、穿透识别难、监管覆盖难等问题,深圳搭建了“三大系统”,通过监管科技的创新应用,有效提高风险精准识别防控能力,构建全市涉众金融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天罗地网”,让涉众金融违法犯罪行为在深圳无处遁形。
市金融办负责人昨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深圳建立的三大系统之一是立项研发了地方金融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整合了工商、税务、法院等42个政府单位的500余项政府数据和互联网舆情数据,创新设计“海豚指数”模型,对全市24.4万家类金融企业进行动态监测,实现了预警信息与公安等部门的实时共享,已监测发现200余家风险企业。
二是搭建了地方金融风险监管信息系统,以风险识别为导向,量身设计了P2P网贷、小贷公司、交易场所等配套监管报表体系,涉及各类监管指标430余项,逐步将上述业态纳入非现场监管。
三是联合腾讯公司共建了“灵鲲金融安全大数据平台”,重点针对新型网络化金融犯罪行为,依托腾讯超强的计算能力和打击黑色产业方面的经验,将大数据金融安全与涉众金融风险防范工作有机结合,建立了涉众传播、地域影响等更多维度的监测预警模型,实现了对网络借贷、众筹、交易场所、外汇交易、虚拟货币、区块链等20余类涉众金融风险企业的预警监测。
该平台今年3月上线试运行以来,已识别风险企业1400余家,已全部下发各区核查并移交公安机关研判打击,向上海、四川、福建、浙江等外省市移交线索60家,协助国家处非办分析风险企业20余家。
(责编:陈育柱、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