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四川 » 正文

全球报道:失意蓉漂地铁录抖音 地铁官方留言暖人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01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暖,来自成都人的心 只有温暖的城市,才会给人归属感失意蓉漂地铁录抖音,地铁官方留言暖人心:“留下来吧” 追踪七秒“
原标题:暖,来自成都人的心 只有温暖的城市,才会给人归属感

失意蓉漂地铁录抖音,地铁官方留言暖人心:“留下来吧” 追踪

七秒“失意”万人鼓励 很多成都企业伸来橄榄枝

蓉漂小潘:谢谢你们,我会加油!

一段7秒钟的视频,地铁里一个长长的空镜头……11月19日,因为发出视频倾诉找工作过程遇到的不快,竟让小潘意外走红网络,也让她在这个冬天,收获了一座城市的温暖。来自陌生人的鼓励,感动了这个只身回到成都打拼的女孩。

而这段时间,有不少入驻成都的企业,希望能够通过媒体,联系到小潘,把工作机会介绍给她。“这个社会信息越来越多,有很多机会,还是不想让她错过。”一位发出邀约的企业人士表示,只要有梦想,在这座城市总会找到安身立命的地方。

喜马拉雅成都频道:

希望成为她留在成都的理由

“我们是通过《成都商报》看到这条信息的,还是希望通过《成都商报》联系到小潘。”11月30日,喜马拉雅公司成都频道负责人余翔说,“成都是一个比较开放包容的城市,我们也会在这里扩大业务。”余翔介绍说,作为一家音频平台,喜马拉雅也将成都分公司定位为西南地区的总部,现在正在大力招兵买马,打造在成都的有声产业。

“我们正是用人之际,看到她有这个需求,还是希望把机会推介给她。”余翔表示,现在是信息时代,很多求职信息也纷繁复杂,“她可能没有关注到我们的招聘信息,其实我们有用人需求的岗位还是比较多的。”他表示,从小潘的社交账号来看,小潘也是一个比较乐观开朗的年轻人,善于运用互联网进行表达。当然,这也是一个双向选择的事情,只要能够谈得拢,还是希望让她将喜马拉雅作为留在成都的理由。

小潘想对大家说:

在外地打拼两年后

还是希望回到成都

事实上,小潘也没想到,用视频发送一个状态,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环球网等媒体微信公众号头条以《找不到工作“失意”发抖音,结果1.6万人让她留下来》为题,将小潘的故事接力传播开来。随后,全国大大小小众多公众号、头条号、微博账号也转发了这个故事,出现了一条又一条10万+推文。

很多网友看到报道后专门去抖音为小潘送上祝福,纷纷留言:“加油!”

“成都的确是个很包容、友善的城市。” 小潘曾经在成都读大学,后来去了广州,打拼两年之后,最终还是希望能够回到这里,毕竟可以离家更近一点,这是很多在外漂泊的年轻人的心声。

“和外面的城市相比,这座城市该有的都有,也很现代化。”小潘也表示,刚刚回来找工作,和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同,“中途换工作会有一些困难,但凭借自己的能力还是会找到的”,而全网的热切关注则让小潘有些惶恐,“大家的心意我心领了,但工作的事情也急不得。”

小潘告诉记者,之前找到的工作因为一些原因已经辞职,现在自己仍然在找工作,这几天确实有很多人给她介绍了工作,但是工作还是要考虑到个人能力和专业方向。同时,她也对鼓励她的网友们表达感谢:“谢谢你们,我会加油!”

那些鼓励

现身鼓励型

成都商报网友“娃”:“醒来就被暖到了,让我想起十几年前刚刚来到成都,住在出租屋,到现在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收入也不错,努力的人最幸运,祝福每个‘蓉漂’。”

抖音网友“苏阿”:“冬天很冷,成都很暖。总有一些陌生人在给我鼓励,在寒冷的冬夜给了我最初的温暖。”

人民日报网友“艾丽娅·史塔克”:“我刚来成都时,也是到处投简历,到处面试,然后到处碰壁、到处失败。市面上的工作有很多,对口的不对口的都可以去看看、去试试,在你看到这些工作之前,你甚至都不知道原来自己能干。两个月之后,我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意外。”

人民日报网友“张建国”:“你是干啥的?直接到我公司工作。”

心生向往型

抖音网友“周周”:成都,我最向往的地方。几年了没变过。如果有一天我嫁到成都,就能体会到成都人的包容。

抖音网友“西瓜子也是瓜子啊”:赞,忽然就让我一个外地人感到成都是一个好有人情味的地方。

感同身受型

人民日报网友“刘兵天”说:“有一种感动叫暖心!有一座暖心的城市叫成都。”

中国青年报网友“观海听涛”:“刚从成都出差回来,期间坐了几次地铁,每次因目的地站点而咨询工作人员,得到的都是笑脸相迎和详细的说明,第一次出差四川,对天府之国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澎湃网友“赵一”:“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实至名归。”

这座城市的底色是包容 这座城市的写意是乐观

在成都,有梦想,就会有舞台

成都地铁和网友的暖心转评,折射了成都人的乐观、包容与友善。人才是城市的未来,一座能留人的城市,总会给青年更好的发展环境,而只有温暖的城市,才会给人归属感——既有理想,也有面包,奋斗才不会摇晃。——成都发布

车厢里,空空荡荡,能够一眼看到尽头,小潘镜头里的地铁,难免让人想起李健演唱的那首《十点半的地铁》,“城市的夜在头上,沉默经过它的心上”。和所有那些在这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一样,求职路上的一时失意,难免会触景生情。或许是有些倦了,或许就想一声呐喊,她随意拍下了一段视频,编辑、发送,不期待会有回应。

网络长河中,这样一句感慨,也没被过滤掉,有关注、有隔着屏幕的拥抱,手机另一头,是这个城市的“鼓励”和“加油”,她甚至还收到了一张成都地铁信步金沙纪念卡。8万人点赞,1.6万人留言,还有那些想要提供工作,让她留下来的人们……“留下来吧,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是大家最真挚的留言。

身边行人,匆匆而过,城市的温度,不经意而来,当你溃不成军的时候,这样的声音,多少能够让人振奋。正如小潘所说,那一刻,的确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友善与包容。

包容,的确是这座城市的底色,一直以来,让人津津乐道。以至于800多年前宦游成都的陆游,会在回到故乡之后,依旧沉吟“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即使要在成都重新开始,诗圣也能在这里结庐溪畔,卧看“半入江风半入云”,用一种乐观的姿态去期待明天。

走过这座城市,人们脸上写满了乐观,这座城市的乐观包容性格的养成,正是这里每个市民的气质所铸就,失意也好、彷徨也罢,这些人生中所要面对的瞬间,终将在暂停、唏嘘之后,继续向前。包容和热情,早已幻化作诗意和浪漫,如同一桌写意的火锅,热气腾腾而又包罗万象,消解着一切,付诸笑谈之间。

偶尔的疲惫,一瞬间的不快,会在这个城市的气场中,找到一个答案。年轻,总是有着无限的可能,这座古老的城市正在滚滚向前,来自天南海北的人在这里相聚,终将找到让自己驻足的景致,正如李健在歌曲最后唱的那样,“等到了站下了车,余下的路还有好长……”

一座城市乐观包容性格的养成,靠的是每一个市民乐观包容性格的铸就,而城市的乐观包容,又反过来温暖那些一时失意的人。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只要怀揣着梦想,在这个包容的舞台上,会有让你定义的空间。

那些共鸣

小赵,蓉漂5年

热情的人们 让她留在这座城

“这里是一个适合静心学习的地方,这个城市的节奏也刚好”。

看到这条新闻,小赵认为,这就是成都的日常,从2013年来到成都,28岁的小赵已经在这里度过了五年,尽管来的第一年,她就暗自下定决心,这里只是一个“驿站”。和老家大连相比,这里没有辽阔的大海,这里的食物也都吃不太习惯。“刚到这边读研的第一年,就败给了早餐。”她告诉记者,大清早,一位同学带她去吃面,结果一个上午都不舒服,“这里吃的东西太辣了”。

后来,一位老师在和大家交流的时候提到,“这里是一个适合静心学习的地方,这个城市的节奏也刚好”。后来再提到这位研究生时候的老师时,小赵还是很感激,在浮躁和迷茫的时候,他的话还是对自己有很多启发。

后来在一家汽车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做实习生,这里的氛围彻底改变了她,“大家都讲四川话,但很随和,办公室的氛围也很好。”这也是她第一次走出学校,去接触这个城市的人们。在实习的中途,有一次因为生病晕倒在地,公司很多人都帮助了她,领导还安排了一辆车子,将她送回了学校,让她安心休息。

“这件事情对我影响还是很大。”毕业之后,小赵留在了成都,找了一份工作,很多外地的朋友、同学,也会经常来找到她,指定要求去看熊猫、去青城山,“从和他们的交流中你就会发现,他们还是会很羡慕,这个城市还是很时尚。” 小赵说,都说“少不入川”,这里的生活确实很安逸,但想要在这里打拼,还是能够找到机会。

李女士,蓉漂7年

七年打拼有收获 这里年轻、时尚、有机会

目前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希望孩子也能留在成都。

和小潘一样,李女士也遭遇了求职的瓶颈,“为什么来成都?又为什么留在成都?”与老公一起,坐在回家的车上,李女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高中毕业离开家乡来到成都读大学,毕业后又自然而然留在这座城市,在工作和生活两方面,她也遭遇过失意,但又逐渐被成都的包容所“征服”。“家人希望我回去工作,但小城市竞争小,工作没有挑战性。”回想在成都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李女士供职于一家创业销售公司,办公室在地下室里,多少有些“暗无天日”的感觉,手机信号还差,“差点就坚持不下去了。”

阴郁的日子总会过去,“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拼搏,我又找到了薪资更高、环境更好的工作。”李女士说,经过七年的打拼,这座城市给了她上升机会,现在供职于一家建筑集团,也与同是“蓉漂”的老公在成都成了家。目前生活过得有滋有味的她,还能在周末抽空去美术兴趣班给小朋友们上课,她也准备让自己的孩子留在成都:“我相信在大城市,大人和孩子都能够有更大的格局和视野。”抛开现实的因素,李女士还说,成都最吸引她的气质就是这里年轻、时尚的一面。“到太古里这些商圈走一下,美女总是应接不暇,我们能够提前了解到今年的流行趋势。”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宦小淮 王拓

(责编:李强强、高红霞)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