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你所了解的知识,80%都是没用的
“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人类的成长从来没有一件事情轻松获得的。”
华盛顿大学最近开了一门课程,叫做《Calling bullshit in the age of big data》。通俗点说,就是在大数据时代的当下,怎么防范和识别垃圾。
你打开了书,开卷有益吧?其实不一定的。你打开了各种视频、音频、纸质的读物之后,你需要考虑的是这些东西是垃圾还是非垃圾。如果是垃圾的话,你就必须要从你的食谱当中予以剔除,因为你抢吃再多的垃圾,你也得不到足够的养分。开卷有益之前,那些东西必须是有一些有智慧的人,认认真真地写出来的。
1
中国人喜热闹,西方人惯寂寞
有人经常说,西方国家有好山好水好寂寞,中国就是什么都热闹,人群很热闹,空气很热闹,工作也很热闹、我们每天都在忙忙碌碌。
但当你看一下中国的创新和发展的時候,会突然觉得,怎么回事儿?中国的创新没有西方那么多。也许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在过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中国给你提供一个小小的住宅,我们每天呼朋唤友、骑驴跳槽,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当你静下心来回想过去的十年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其实没做什么。可能有的时候会失落,心底觉得自己其实挺有才华,但是被大量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把才华占据掉了,有时甚至会自嘲地觉得“我的才华只在业余时间的时候偶尔表露一下”。十年、二十年之后,随着时间流逝,遗憾的程度不断加深。因为我们都会觉得,或许本可以做到比现在更优秀的程度,但是由于生活太热闹了,诱惑太多了,最后什么事都没做成。
在西方呢,有很多人住在远离市区、立在森林中的房子,吃的东西都特别简单,当人对生活的诉求减至很低之后,把肉体解脱了,灵魂就自由了。这种过于安静的生活,可能是创新的种子。我们看到了相当多有才华的人是这么慢慢成长起来的。例如说塞林格就很孤独,梵高也是孤独的,很多科学家也是离群索居的。
2
小心将垃圾当“思想”来交流
如果每个月都开一次思想交流会,那只能是聊天,如果你要有一些科研的洞见或者是真正思想,我觉得一年或两年,我们交流一次才会有所得。
声色犬马是可以频繁地交汇,但思想是不需要的。
我们怎么才能够在热闹和寂寞当中做一个平滑的转换呢?这有一个特别有趣的话题。华盛顿大学最近开了一门课程,叫做《Calling bullshit in the age of big data》,认知什么是狗屁。
通俗点说,就是在大数据时代的当下,怎么防范和识别垃圾。你打开了书,开卷有益吧?其实不一定的。你打开了各种视频、音频、纸质的读物之后,你需要考虑的是这些东西是垃圾还是非垃圾。
如果是垃圾的话你就必须要从你的食谱当中予以剔除,因为抢吃再多的垃圾,你也得不到足够的养分。开卷有益之前,那些东西必须是有一些有智慧的人,认认真真地写出来的。
所以我们得认知什么是垃圾,加以防范,并且远离,然后你才能够去追求那些真正有趣、有品位的好事情。
3
知识分子越来越少,知道分子却慢慢涌现
我们每天都很忙,从早到晚都在看微信,获得的是零零散散的信息,你获得的信息甚至都不一定是完全真实的,有可能是道听途说、可能是杜撰的。
当碎片化信息积聚起来,久而久之,一些人成为了“知道分子”,觉得自己懂得很多。提到明星出轨,他知道一点;提到基因编辑,他知道一点;提到G20,他知道一点。其实他知道的也仅仅是今天的新闻、明天的旧闻,和一个机械式的发报机、或是电脑内存条似乎没有什么不同。
“知道”和“不知道”都是无所谓的,你没有必要知道那么多可有可无、有害有益的信息。你的大脑不是一个U盘那样的存储器,你的大脑更应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是一个CPU。
其实我们都在追求一个知识社会。我们追求下一代的教育,为孩子上一个重点小学,毕业后升到一个重点中学,刷题、报班、考大学。但我们没有看到我们给孩子们的任务只是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用比较高的准确率重复他人已经做过的工作。如此以来,也未必能够实现我们追求的“知识社会”。因为在孩子求学的阶段,我们就抹杀了他们创新的可能性,更何况由碎片化的“知识”就能建立一个理想的创新社会呢?
了解多少信息不是决定性的,你所具有的知识,甚至创造能力才是决定性的。
4
知识付费,卖的不是知识
现在有各种各样的自媒体或知识平台,会发布一些60秒音频视频,“一分钟教会你xxx”,又或者是在线下开个大会,告诉大家说:“我卖的不是书本,我卖的是知识。有了知识,你不会再焦虑。”
我想说,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