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绿泥石出口企业再也不用提前一个多月就选定运输船舶,不用在出口前进行货物分组检测及办理三方协定了,出口手续办理时间也从一个多月缩短至一天,并大幅降低了物流、包装及人工等费用。这一切,均源于一个规则的制定。
今年9月,国际海事组织货物和集装箱运输分委会第五次会议在英国召开,固体散货绿泥石正式被写入《国际海运固体散装货物规则》货物明细表。这是营口片区、海事主管机关与营口地区有代表性的绿泥石生产厂家进行多次深入沟通后,主动对标国际经贸规则,为中国特色化产品运输探索出的一条新途径,也是我国首次成功通过提交提案在规则中增加新货物,表明了营口片区对于企业的支持已不再局限于资金、补贴、优惠政策等方面,而是从改变规则的层面上予以扶持,创造新的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方法。
绿泥石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营口作为我国绿泥石最重要的产地,年出口量占全国总出口量的50%以上。过去,绿泥石外贸运输前需要做分组检测并通过海事主管部门与船旗国、卸货港达成三方协定,周期至少需要一个月,不仅给货主造成额外的经济成本,而且严重影响货物出口运输效率。眼下,营口片区正在总结经验,积极推动营口本地水渣粉、渣球、电石渣等本地化特色产品纳入《国际海运固体散装货物规则》,为国际规则制定提供更多“中国标准”。
据了解,营口片区自2017年4月揭牌成立以来,在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等方面取得一系列实质进展,一批制度创新成果推广至全省乃至全国,较好地发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验田作用。
在自身制度创新改革探索方面,营口片区共发布了6批269项创新政策,先后推出了“46证合一”“‘16+X’集成化监管执法”“15天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多式联运综合物流通道体系建设”等系统性、集成化实践案例和创新制度,共形成典型案例44项,6项案例在全省推广,通过省政府向商务部报送6条自贸试验区改革经验和3项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