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京滁州对接互补融合发展 跨省合作机遇凸显
图为安徽康佳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万程鹏摄
11月底,一场名为“对接大江北、建设新滁州”的大讨论活动落幕,由此激发出的发展热情,正在安徽省滁州市持续释放。滁州市委书记张祥安说,组织开展这场大讨论,就是要抢抓机遇,加快实施东向发展战略,发挥毗邻南京的优势,以国家级江北新区建设为最大机遇,争当江北新区的发展腹地、生态屏障和产业配角。
发挥边际效应 产业错位互补
打开南京地图就会发现,南京江北新区大部分区域都与滁州接壤,对外通道约三分之二经过滁州。江北新区与滁州市接壤边界约260公里。地缘相连,建立起两地天然的联系。
近年来,在南京市牵头引领下,宁滁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合作成为其中重点。南京工业大学几位老师发起成立的南京工大开元环保科技(滁州)有限公司,2016年6月在滁州高教科创城开工,不到一年就全面建成投产,去年实现产值1980万元,今年1-8月实现产值 2400万元,完成税收约100万元。“公司技术研发团队70%来自江苏各大高校,销售在南京,研发生产在滁州,这种互补布局对公司发展很有利。”该公司总工程师马俊说。
产业对接,借力南京之“智”错位发展,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滁州高教科创城主动对接江苏高校科研院所,仅江苏产业技术研究院就确定5个项目落户科创城,涉及无人机、测控飞艇、消防机器人等智能制造领域。
不只是南京,江苏其他地区与滁州的产业合作也有声有色。由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苏滁现代产业园,集成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招商引资等苏州工业园区经验和滁州要素资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今年1-10月签约引进45个项目,其中近半来自江浙沪企业。
加码东向发展 着眼全面融合
对接南京、接受江北新区辐射,滁州上下雄心勃勃。该市推动建立政府引导、部门推动、社会参与的多层次、全方位合作交流机制,与南京携手构建都市圈“决策—协调—执行”三级运作机制,不定期召开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定期召开市长联席会议、专委会工作会议和秘书处工作会议,共同推动重大合作项目的建设发展。
抓住规划龙头,两地共同编制完成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南京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南京都市圈综合交通规划、江北乌衣汊河全椒地区发展协调规划等综合、专项规划。江北乌衣汊河全椒地区发展协调规划研究成果被南京江北新区总体规划充分吸纳,按照拓展腹地、生态屏障、产业配角的定位,邀请江北新区规划同一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进行滁宁协同发展区规划。
打造创新协同平台。仅滁州高教科创城,就有南工大、河海大学、中国矿大、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签约入驻。未来,合作对象会更多、合作领域会更广。
激发同城效应 增进百姓获得
如果说产业协同发展带来的是硬实力攀升,那么区域服务一体化则改善环境软实力,增强宁滁两地百姓的获得感。
一条全长2975米的水乡大道,路的尽头就是名为“金陵水乡”的旅游文化小镇……在滁州来安县,偌大的兴茂旅游度假区一期工程已现雏形。“我们将打造南京‘后花园’,计划明年5月1日试营业。率先营业的民宿、餐饮等项目,很受欢迎,其中四成以上游客来自南京。”
作为南京“菜篮子”工程的特约保供基地,滁州3000亩生产基地为南京提供超过十分之一的农副食品。两地的环境联防联治也下出“一盘棋”,包括秸秆禁烧、工地扬尘及矿山整治、滁河跨境断面水质信息共享等,双方多次成功合作筑牢江北生态安全屏障。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加入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南京儿童医院滁州分院开展二期扩建,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汊河分院正式运营;南京琅琊路小学、夫子庙小学分别在苏滁产业园第一小学、滁州四小设立分校;汊河经开区开通南京“025”固话区号;8条高等级公路互通,滁州市中心乘坐高铁18分钟、驾驶汽车45分钟即可抵达南京市区……得益于交通、医疗、教育、旅游、体育等方面全方位的同城化,宁滁两地百姓的“获得感”正变得实实在在。(邵生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