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医生戴MR眼镜为病人切肝肿瘤
“把患者的肝脏影像数据输入系统,出来的是3D的立体模型,通过一种可以直接透视肿瘤的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特殊眼镜还可以将这个模型从电脑中拖拽出来,将此模型融入真实世界场景,这种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感觉太神奇了,就像在科幻大片里一样。这让医生在手术时视野更清晰,肿瘤定位更加精确,更有利于为患者进行精准治疗。”12月5日,记者从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获悉,该院肝胆外科专家戴上MR“直视”肝肿瘤的眼镜,率先在重庆使用“混合现实”黑科技为两名患者实施了复杂肝肿瘤切除手术。精准手术与现代黑科技完美结合的“科幻大片”,让外科手术更精准化,可视化变成现实。
以往的手术 医生只能依赖CT、核磁共振等检查结果
近日,来自贵州六枝特区的患者罗开明(化名)在当地医院被检查出肝脏有肿瘤,为寻求进一步治疗,来到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肝胆外科就诊,经过检查,确诊他肝脏约有10×11cm大的肿瘤必须尽快手术切除。
入院后,经过详细的影像学评估显示患者肿瘤位于左右半肝交界处,已经严重侵犯膈肌,周围解剖结构复杂,毗邻肝脏重要血管,手术切除过程中一旦损伤上述重要结构将造成难以控制的出血从而危及生命。此外,患者还伴有乙型肝炎,肝硬化情况较重,术后出现肝功能衰竭的风险极高。
针对患者的复杂的病情,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肝胆外科李靖主任组织科室进行了会诊,认为治疗最佳方法是利用现代数字医学技术,完整切除肿瘤,尽可能保留患者正常肝组织,特别是对肿瘤周围的大血管进行有效的保护才能最大限度促进患者术后肝功能回复。最后,决定引入当前国际最先进最新面世的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技术,术前完成患者肝脏、肿瘤和大血管的建模,并在术中实现实时引导,最大限度降低手术风险,完成肿瘤切除。
据新桥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郑璐教授介绍,在以往,手术医生只能依赖CT、核磁共振等检查结果,在大脑中“想象”还原患者病变情况。而“混合现实”技术,将患者的影像数据传到系统进行读取、挖掘、重建,生成3D全息模型。这为医生提供了更高纬度的观测方法,更多的肿瘤与血管、脏器等详细的信息,这样可以制定更完善的术前规划,做到心中有数。
戴“混合现实”MR眼镜实施复杂手术
手术前,根据患者的病情,在专家团队和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构建了患者肝脏肿瘤的3D模型,制定详细的术前规划,患者手术如期开展。
在手术室内,郑璐副教授和他的团队,戴上“混合现实”MR眼镜,将3D模型直接悬浮投射于患者术区,提供直观精准的导航指引线,一个栩栩如生的人体结构图像呈现在眼前,病变组织、周围血管、肿瘤相邻的各个脏器都清晰可见。专家们利用MR技术生成的患者全息模型,不断对照患者真实的身体,并对全息模型进行部位隐藏、缩放、旋转、移动等操作,精准快速定位肿瘤组织,既保证肿瘤切除干净彻底,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患者的功能性肝组织,又有效避免大血管、胆管、周围组织器官不受损伤。整个手术仅用了2小时,即完成了这一复杂手术,相比传统方式速度更快,切除的精准性及安全性更高,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早期恢复饮食并下床活动。
此外,来自重庆永川的杜先生,在今年11月份体检时被查出肝脏有6.5×5cm大的肿瘤,也成为MR技术的受益者,专家们同样为他引入MR技术,在微创腹腔镜下成功切除了肿瘤。
“不管是在传统的开腹肝脏手术中,还是在微创的腹腔镜肝脏手术中,MR技术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对手术的安全性也有明显的提高,广大患者是最大的受益者。”郑璐副教授介绍,MR混合现实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具有很大优势:首先,混合现实技术开创了精准外科新模式,医生得以全面观察病灶细节,深度挖掘影像信息,进而规划出更加安全合理的手术方案,并且可以进行术中导航模拟,医生可以精准定位病灶位置,降低手术风险;其次,术前患者可以和医生一起观看自己的3D病灶模型,患者更直观地了解自己所患的疾病,参与制定自己的治疗方案。这个技术在提升外科治疗的手术效率的同时,大大解决了制约肝癌肝切除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瓶颈问题。
据悉,目前我国将MR混合现实技术应用于肝切除规划及导航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未来MR混合现实技术将在精准肝脏外科医疗决策和实施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