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莫斯科会战 当强弩之末遇上众志成城
原标题:莫斯科会战:当强弩之末遇上众志成城
1941年12月6日,苏联红军在历经两个月的艰苦防御后,对莫斯科附近的纳粹德军发起全线反攻。这不仅意味着苏德战场苏军战略反击的到来,而且标志着纳粹德军横扫欧洲的“闪电战”战术的破产。除苏联的严寒,苏联红军能够战胜纳粹德军,强大的动员能力发挥了巨大作用。纳粹德军兵败莫斯科城下,分散兵力,糟糕的后勤是重要原因之一。
苏军强大的动员能力。纳粹德军高层制定的“台风”作战计划,要求在几周内歼灭莫斯科周围的苏军重兵集团,攻占莫斯科。这不仅低估了苏联的军事实力和民众顽强的抵抗精神,也丧失了战略弹性。德国情报机构对莫斯科方向苏联红军兵力部署也出现严重误判,只看到苏军前方部署情况,对后方苏联红军部队的情况一无所知。
事实上,苏联红军的动员能力,远远超出德军想象。苏联战史文献《莫斯科会战》记载,1941年11月底至12月初,当前线距首都25~30公里时,增援部队从苏联的四面八方赶赴莫斯科。列车每昼夜行驶800~900公里,从乌拉尔、西伯利亚、伏尔加河流域和中亚运来武器装备和物资。据统计,整个莫斯科会战中,苏军统帅部先后投入的战略预备队,仅合成集团军就达18个。转入反攻前夕,苏军统帅部向莫斯科方向调去的兵力达150个师和44个旅,分别占苏军战略预备队师的52%、战略预备队旅的47%。转入反攻阶段后,苏军同时集中6个集团军的战略预备队,对当面德军形成强大兵力优势,德军想转入防守都非常困难,快速攻占莫斯科的计划沦为泡影。德军陆军参谋长哈尔德元帅在日记中写道:“我们最初计算敌人大约有200个师,现在查明番号的有360个师。”
德军师老兵疲成强弩之末。苏联幅员辽阔的国土和坚强的抵抗决心,是消磨德军“闪电战”的天然克星。偏偏希特勒又陶醉于突袭苏联的巨大战果,不顾德军进攻潜力逐渐耗尽的实际,指挥南方集团军进军高加索,致使中央集团军群不得不抽出大量兵力保护自己的翼侧,表面上德军攻城略地,实际上兵力分散。等到德军一路攻至莫斯科城下时,已成强弩之末。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提出过“进攻顶点”理论,强调任何进攻都会遭遇某个关键时间(及空间),超过这一时间(及空间),形势就会发生剧变,进攻者就会遭到猛烈反击并极有可能陷入惨败,莫斯科会战正是德军的“进攻顶点”。从苏德战争爆发到1941年7月16日,德军推进了800公里,攻占斯摩棱斯克用时23天,平均每天推进约33公里,速度之快,令人震惊。然而,从莫斯科战役开始的10月1日到12月5日苏军反攻前,67天里德军仅推进346公里,平均每天只有5公里。与先前相比,德军中央集群兵力约增加了27个师,所用时间增加近2倍,损失增加1倍,而推进距离却不足一半,速度不及之前的1/6。
德军后勤保障严重脱节。德军在制定攻占莫斯科的“台风”计划时,只注重从军事上着眼,但却忽视后勤准备。
物资储备的不足,使德军所需物资要长途跋涉从后方前运,造成战时后勤保障的混乱,时常补给不足、供应不上。特别是德军幻想莫斯科战役能在入冬前结束,战前完全没有进行御寒物资的生产和储备,以致严冬到来时,不能为前线部队及时提供冬服及其他防寒物资,使得德军人员大量冻死冻伤,武器装备无法使用。
在运输工具方面,德军过多指望缴获和利用俄国铁路车辆,但缴获的机车和车辆难以满足需求,又不得不将俄国铁轨改成德国轨距,这一浩大的改造工程直到莫斯科会战结束也没有完成。纳粹德军的铁路和公路运输,从一开始就与战役需要严重脱节,以致随着战役的发展,后勤保障困难的情况日益严重。
由于原料缺乏,坦克、车辆油料严重不足,德军无法进行持续作战,也就难以充分发挥“闪电战”战术的效力。在利用缴获油料方面,因苏联汽油辛烷值太低,需加入苯添加剂后,德国车辆才能使用,德军“就油于敌”的希望落空。
在给养保障方面,由于苏联人民实行坚壁清野,德军在苏联只能获取有限的粮食,无力保持持续攻势。在军马饲料供应上,苏联当地饲料主要是干草和麦秸,长期喂食燕麦的德军军马很难适应,大批病倒或死亡。在这种糟糕的战勤条件下,纳粹德军根本无法实现攻占莫斯科的战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