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江西 » 正文

全球报道:每年遴选500名高校毕业生纳入后备人才库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08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每年遴选500名高校毕业生纳入后备人才库12月7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方案》出台,

原标题:每年遴选500名高校毕业生纳入后备人才库

12月7日,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实施方案》出台,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有关部门从优秀基层高校毕业生中每年遴选500人左右,建立省级基层成长计划后备人才库,并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荐部分人员纳入国家基层成长计划后备人才库。

开展大学生村官等培训

开展基层服务(培养)项目人员能力提升培训。开展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以及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基层农林专业技术人员定向培养计划、基层法律人才定向培养计划等基层服务(培养)项目人员能力提升培训,每年组织不少于3个工作日的在岗脱产培训,全面提升基层服务(培养)项目人员服务基层和群众的能力。

开展基层高校毕业生技能提升培训。根据基层高校毕业生的培训意愿,每年组织一批优质职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和企业等开展基层高校毕业生技能提升培训,提升基层高校毕业生的技能水平和服务能力。支持基层高校毕业生参加各类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符合条件的按规定享受相关补贴。对开展基层高校毕业生培训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和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认定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每年遴选500人的后备人才库

建立基层成长计划后备人才库。按照国家基层成长计划后备人才库建设的统一部署,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会同有关部门从优秀基层高校毕业生中每年遴选500人左右,建立省级基层成长计划后备人才库,并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推荐部分人员纳入国家基层成长计划后备人才库。各设区市人社部门要会同相关部门建立本地基层成长计划后备人才库。各地要将基层成长计划后备人才纳入本地青年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统筹衔接,协调推进,加强支持。

加强基层成长计划后备人才的培养。各级人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每年组织部分基层成长计划后备人才开展专项培训,各级财政部门应统筹使用现有经费渠道,为专项培训提供适当的经费补助,符合条件的,可采取整建制购买培训项目等方式由就业补助资金按规定给予支持。各地各部门要通过理论学习、实践锻炼、国情考察、对外交流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基层成长计划后备人才的跟踪培养力度。

培养高校毕业生当校长助理

推行基层岗位导师制培养模式。采取“师带徒”岗位培养模式,对重点培养的基层高校毕业生原则上放在校长助理、所长助理、专家助理、总经理助理、工会协理员等重要岗位上进行锻炼培养,由单位负责同志或业务带头人进行“一对一”传帮带;对年度新进基层高校毕业生,由单位业务骨干进行“一对一”传帮带。

建立基层高校毕业生交流锻炼机制。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畅通交流锻炼渠道,根据工作需要和工作实际,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基层高校毕业生中的业务骨干到上级部门或发达地区跟班学习,同时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或高技能人才到基层部门、地区锻炼学习,期限均不少于1年。设区市级以上机关新录用高校毕业生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按规定安排到县乡机关锻炼1年。落实基层干部交流轮岗制度,对工作条件特别艰苦或岗位职责重、压力大的基层高校毕业生,适时组织交流或轮岗。

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定向招录

全省每年从乡镇公务员考录计划中拿出20%以上的岗位,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中拿出10-15%的岗位,面向基层服务项目人员定向考录和招聘。省属国有企业每年按照新聘用职工总量5%的比例,用于定向招录符合条件的基层服务项目的高校毕业生及退役大学生士兵。(记者 李海燕)

(责编:罗娜、毛思远)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