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欠账,终究是要还的,甚至需要“连本带息”地加倍偿还。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抓紧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将来付出的代价必定会更大。
一段时间以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影响了经济发展和百姓就业增收”的论调在一些地方再度出现。例如,自2017年9月起,某省份经信委分析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时,多次将医药行业增加值下降归结为“受环境保护督察影响”,“甩锅”给生态环境保护。中央环保督察发现,该省份一些医药企业环境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十分强烈,本应被严肃查处,彻底整改,但是该省份经信委仍为其找理由开脱。一些制药企业异味扰民问题,在2016年就被中央环保督察重点督办,直至今年“回头看”时仍未整改到位。
面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持续加强、动真碰硬,有些违法排污企业和地方叫苦不迭,认为环保监管过头了。实际上,并不是环保监管过头了,而是这些企业和地方观念和行动上跑偏了,思想认识仍不到位,尚未真正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重经济发展、轻生态环境保护的痼疾难除,对待生态环境保护,仍然是“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
客观地说,如果只算小账、算当前账、算局部账,铁腕治污对一些地方和企业的经济发展可能会有些暂时的影响。但这如同刮骨疗毒、壮士断腕,是必须付出的阵痛和代价。生态环境欠账,终究是要还的,甚至需要“连本带息”地加倍偿还。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抓紧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将来付出的代价必定会更大。一些企业和地方的经济数据亮眼,但其排放的污染物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留下生态环境烂摊子,将来整治和恢复的费用可能是个“天文数字”,一算总账,其实是寅吃卯粮、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世界各国以及我国很多地方的发展历程一再表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高强度环保能有效推动高质量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生动案例不断涌现。比如,中央环保督察组点名要求整改后,广东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76家污染企业一年之内被关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减少1/3。低端产业退出以后,当地腾笼换鸟、挑商选资,引进了富士康等一批优质项目,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再如,浙江湖州市长兴县大力推进铅蓄电池产业绿色发展,近年来持续淘汰“低小散”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由原先高耗能、高排放的重点监控对象,转变为如今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2017年全县铅蓄电池行业产值达246亿元。
经济发展绝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绝不能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我们说不再简单以GDP增长论英雄,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扭转只顾经济增长不顾其他各项事业发展的思路,扭转为了GDP等经济增长数字而不顾一切、不计后果的做法。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舍此别无他途。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地选择好发展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在快速发展中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这样的状况,必须下大气力扭转。”生态环境的突出短板必须加大力度弥补,打着“发展”旗号的污染绝不能继续纵容。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治标治本多管齐下,我们才能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早日建成天蓝、山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 人民日报 》( 2018年12月08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