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政节目现场 记者 窦翊明 摄
观众发言 记者 窦翊明 摄
“政务服务大厅窗口人员上班时间收拾眉毛,看电视剧;招商局办公楼里上班时间有人睡大觉,有人看小说;项目招引前政府啥都敢答应,项目落地后有了问题部门间推诿扯皮……”12月8日晚8时,西安广播电视台石榴花剧场座无虚席,2018年最后一期《问政时刻》准点开问。
本期问政节目围绕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周至县营商环境机制障碍、办事流程繁苛、工作作风积弊等现状,聚焦基层政府营商环境存在的“放管服”改革推进缓慢、政务服务不便利、办事效率无改进、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难等问题和现象展开。节目力求通过问题曝光,倒逼营商环境建设者从思想层面、工作作风、落实力度上找差距、挖根源,改进不足,打造亲清政商关系新生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管委会、周至县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场,接受市民、企业家代表的质询。
收了企业400万元诚意金 用地问题却解决不了
泾河新城作为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的五大组团之一,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项目前去洽谈合作,招商引资工作应该走在西安市前列。但有企业爆料,签约项目迟迟难落地。
进唐环保公司反映,他们计划在泾河新城辖区投资建设生活垃圾资源化循环综合利用项目。2017年6月,公司和泾河新城签署用地协议,根据协议,泾河新城在同年8月提供项目用地,并收取了公司400万元诚意金,但至今泾河新城都没给企业交地,还被告知项目可能要取消。
看了短片,一名观众现场发问:“管委会相关部门和领导的做法让人气愤,政府的公信力何在,契约精神何在?”
在另一部暗访的短片里,泾河新城政务服务大厅窗口人员上班时间收拾眉毛,用平板电脑看电视剧,政务作风较差。
在问政现场,泾河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宏伟说,泾河新城在招商引资服务上做得非常不到位,相关部门不了解情况,互相推诿,不担当不作为。问政结束后,将立即部署整改,加强队伍作风建设。
第一单元结束,观众给泾河新城问政满意度定格在24.5%。
项目签约很多
实际落地量只有30%左右
签约项目一大堆,真正落地没几个。近几年,周至县招商引资工作表面上成果“丰硕”,但实际落地的项目少之又少。在记者的暗访中,周至县招商局一名负责人坦承,2018年签约项目不少,落地量却只有30%左右,项目流失严重。受访的项目负责人连吐苦水,有的是土地证办不下来,有的是部门间协调不畅,阻碍项目进展,政府办事效率低。周至县招商局主要负责人给企业和记者答复是,他也想让项目赶紧落地,但机制体制有问题,不是他们一家可以解决的。
同样曝光的问题还有周至县招商局工作人员上班时间,有人睡觉,有人看小说,工作状态懒散。
问政现场,网友“肉肉”提出:“周至招商引资暴露问题多,领导都讲客观原因,但企业认为办事效率差,双方认识有差异。”
周至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旭辉表示,从短片来看,周至县在营商环境建设和招商引资落地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种不担当、不作为和较低的办事效率,严重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他们将抓紧整改,会给关心周至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一个满意答复。
第二单元问政结束,观众给周至县投票,满意度为44.02%。
特邀观察员:
要建立营商环境长效协同监督机制
每单元结束之后,特邀观察员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刘颖教授和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院长袁祖社教授都分别进行点评。
刘颖认为,作为营商环境的建设者,政府应有契约精神,既然是答应企业的事情,就要尽可能办到,做到让企业满意。营商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希望泾河新城、周至县从体制着手,从微观的角度,建立长效的、民众能参与进来的营商环境监督考核机制,并着力提升队伍素质,除了批评教育,也要帮助和鼓励一线工作人员把营商环境建设落实到行动。
袁祖社说,通过短片,他感觉一些开发区和媒体报道中的营商环境还有很大差距,第一是机关作风问题,第二是体制机制障碍的缺失。他建议泾河新城和周至县,加强队伍培训、强化学习意识,领会行政效能革命的精神,同时,要在工作方略上统筹一致、协调有力,推动营商环境的改观和招商引资的项目落地。
市民送上秒表和跑鞋
希望营商环境争分夺秒跑出“加速度”
节目最后,按照惯例,市民给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和周至县送上礼物。一个大盒子,一个小盒子,大盒子里是一双红色跑鞋,小盒子里是一个秒表。泾河新城拿到秒表,周至县拿到跑鞋。
泾河新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宏伟说,秒表很有意义,从目前看,泾河新城无论是营商环境和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规模上,和西安各个开发区相比都排在后面。下一步,他们要争分夺秒,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做追赶超越和西安营商环境建设的排头兵。
周至县委副书记、县长陈旭辉表示,市民送跑鞋是希望周至“跑起来”,接下来,周至要加快发展,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不负众望,跑出“加速度”,实现新发展。 记者 于忠虎 吕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