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暖冬影响鲜菜市场供应充足,中国各地11月的鲜菜价格环比超预期下跌12.3%。(法新社)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11月PPI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创下自2016年11月以来新低。另一方面,衡量生活消费品及服务价格通胀水平的CPI,11月同比上涨2.2%,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北京综合讯)中美贸易战僵持之际,中国市场需求疲弱,11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双双回落。分析师认为,短期内下行趋势或将延续,甚至面临通货紧缩的风险。
综合法新社和新华社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11月PPI同比上涨2.7%,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创下自2016年11月以来新低。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上涨0.4%转为下降0.2%。PPI衡量了工业企业产品首次出售时出厂价格的变化趋势和变动幅度,增幅放缓反映出需求低迷。
中泰宏观首席分析师梁中华认为,10月以来国际油价、中国钢价的大幅下跌,均说明在需求方面缺乏支撑的前提下,供给方面压制的边际缓解都将大幅打压价格。往前看,中国经济需求仍趋下行,工业通缩会卷土重来,CPI也不具备大幅抬升的宏观条件。
海通证券首席分析师姜超预测,未来两个月的PPI环比将大幅下降,而12月的PPI同比涨幅或降至1%以下,到明年的PPI或将重现负增长。
衡量生活消费品及服务价格通胀水平的CPI,11月同比上涨2.2%,涨幅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2.5%,非食品价格上涨2.1%。从环比看,CPI由上月上涨0.2%转为下降0.3%。
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分析师应习文分析称,11月份CPI低于市场2.4%的预期,主要原因是鲜菜类推动食品超预期下跌和交通类价格的显著下降。食品方面,受暖冬影响鲜菜市场供应充足,鲜菜价格环比超预期下跌12.3%。此外,受非洲猪瘟导致生猪出栏加速影响,猪肉价格环比下降0.6%,拖累了肉类的整体回升。
招商证券宏观谢亚轩博士团队认为,年内CPI同比走势将趋于下行,温和通胀格局并未改变。
姜超则认为,目前市场对通胀的担心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通缩的预期,明年通缩的风险或将远大于通胀的风险。
“预计到明年CPI会重回2%以下,其中最低点可能会降至1%以下。虽然明年的CPI大概率还是正增长,但如果PPI出现显著的负增长,那么两者加权之后的综合物价水平或在负值区间,其实就是通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