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行理财转型任重道远
12月7日,中国银保监会官网公布了10张大额罚单。其中,浙商银行被罚5550万元、民生银行被罚合计3360万元、渤海银行被罚2530万元、中信银行被罚2280万元、光大银行被罚1120万元、交通银行被罚74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6家被处罚银行中,每家银行都存在理财业务违规情况。具体来看,银行理财业务违规主要分布于投资端、销售端,也有银行因理财业务风险隔离不到位受到处罚。比如,浙商银行、渤海银行、中信银行的理财资金大都存在用于违规缴纳土地款情况。浙商银行、民生银行、渤海银行、中信银行均因“为非保本理财提供保本承诺”受到处罚。
目前,在对银行理财业务加强监管的同时,银行理财子公司设立也在不断提速。12月7日,邮储银行拟出资不超过80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至此,大型商业银行全部宣布申请设立理财子公司。这背后最直接的触发因素,就是刚刚落地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
一方面堵偏门,加大对商业银行违规理财业务的整治和处罚力度;另一方面开正门,通过出台理财业务相关制度,对银行理财投资范围、门槛以及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业务范围、准入条件等作出细致规定,体现出监管部门鼓励商业银行推进理财业务创新发展的意图和决心。
不过,从理财业务违规多发情况看,无论是对于商业银行还是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遵循和适应资管新规及理财新规,让银行理财业务摆脱违规投资老路,进入创新发展正轨,做好风险隔离,打破投资者刚性兑付预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来看,在理财违规投资中,向房地产行业“输血”是违规“重灾区”。由于缺乏其他可投资产,银行对房地产行业偏爱有加,同时银行自身的风险定价能力也限制了其投资范围。
随着银行理财转型加速,尤其是理财子公司的建立,银行及理财子公司急需加大投研能力建设,尤其是权益类领域的投研能力,以满足理财资金投资需求。
同时,风险隔离不到位,也是理财业务违规的一个重要内容。风险隔离有利于降低内部干扰,促进银行理财业务长远发展。不过,要实现真正的风险隔离,除了设立理财子公司,还要建立有效的隔离机制和完善的公司治理,夯实风险隔离的制度基础。
此外,由于刚性兑付预期存在,误导性销售或者为非保本理财产品提供保本承诺,也在违规行为中占据很大比例。尽管资管新规明确了资管产品要打破刚性兑付,但当前净值型产品市场认可度偏低,“保本保收益”的理念在投资者中还有很大市场。所以,从产品转型到投资者教育,银行理财打破刚兑,还需要下不少功夫。
(经济日报 记者:孟飞 责编:李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