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0年绣出 康熙南巡图 六旬大妈 想捐给博物馆 把手艺传下去
12月7日,大雪节气,入冬以来,昆明的天气终于让人觉得有了些许寒意。遇见64岁的彭开会大妈,是一个偶然,曾经,在翠湖,多次看见她坐靠在小推车旁,一针一线旁若无人绣着自己的刺绣。如今,时光推移,岁月流转,两鬓青丝染霜,不变的是她的满面笑容和对刺绣的执着。
王宇衡 摄
跟随彭开会的脚步进入家门,客厅墙边,她揭开久未动过的盖布,看不见的尘埃让记者连打了几个喷嚏。一件刺绣作品露出真容。她说:“这是我从48岁开始,历时10年零3个月绣成的《康熙南巡图》,里面的100多个人物表情各异。当时在翠湖边才把人物绣得差不多时,就有人出高价想预订这幅刺绣,我没有答应。我年纪大了,也许再也绣不出这样的作品了,我只想通过这幅作品把我的刺绣手艺传承下去。”
决定做一件自认为的大事
彭开会来自大理宾川一户农家,从小就心灵手巧。爱上刺绣,始于妈妈的影响和教导。最初,妈妈教她白族妇女擅长的破绣。13岁时,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白天上学,晚上点着煤油灯在鞋上绣花。“妈妈引我进门之后,姑奶奶接着教我刺绣。十七八岁,在我们那个地方,我还是小有名气的。”彭开会说,“因为没有学过画画,所以通常只能请人把花样画在鞋或是布上,或者把觉得好的花样用复印纸印在布上,然后一针一线照着绣。”
看着自己心爱的作品《康熙南巡图》,老人进卧室翻出原稿和由一张张拓印纸拼接放大而成的草图。记者看到,原稿是一幅陈旧泛黄的图画。彭开会告诉记者,中年时她曾放弃刺绣一段时间,后面又才重新捡拾起来。自己家附近有了复印店,她就把喜欢的花花草草、人物图案复印下来,然后铺在布上绷起来,在服饰上绣出各种图案等。随着自己当了奶奶,也从老家来到了昆明,除了照料小孙孙,更多的时间用在了刺绣上。一次,一个十字绣店老板娘知道她喜欢刺绣,就建议她绣《康熙南巡图》。“这是一幅挂历,有30余厘米高。我虽不懂画,但里面栩栩如生的人物吸引了我。最初,我觉得很困难,可大家一个劲地鼓励我,我就决定做自认为的一件大事——绣《康熙南巡图》。”
绣了10年终于完成作品
对于彭开会来说,这件事难度不小。
其一,首先是画功问题。对于没有一点这方面基础的彭开会来说,如何将《康熙南巡图》上的每一个细节描绘在底稿和绣在白布上,是她必须面对的第一道坎。她找到复印店,将图按比例放大,然后一点点勾勒。“描一点、画一点、绣一点,将整个图绣在一张布上,画描完了,刺绣也就绣完了。”
王宇衡 摄
其二,线的问题。因为涉及各种颜色的棉线,于是经常得去寻找各种棉线。说着,彭开会转身从卧室抱出一个大口袋,里面全是各色棉线。“有的线是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的,这个包里足足有100多种各种颜色的线呢。”彭开会说。
其三,针的问题。彭开会一一展示了刺绣需要的工具:小剪刀、针头、线、布、老花镜、小推车、雨具……她拿出用锡箔纸包裹的针,一厘米长的针细如发丝,针鼻很小。“这是12号针,针越细,做出来的绣品手感越好、越平整。”
其四,时间和天气。不管是刮风下雨,彭开会每天推着小推车,带着这些工具前往翠湖,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冬天特别冷的时候,她就带着热水袋暖手。
10年3个月,她终于绣完了这幅高1.2米、长2米的刺绣作品,活灵活现的人物形态跃然其上。这10年3个月时间里,有6年基本是在翠湖边度过的。因为要接送孙子上小学,每天早晨将孙子送到学校后,彭开会就开始绣,直到孩子放学。“每天都在10个小时左右,我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刺绣上。”彭开会说,“要看一个人绣工怎样,一件作品是不是精品,就要看绣出的图案是否细、密、平,这是大理刺绣好坏的基本判断。”
有人高价想买我都没卖
彭开会告诉记者,自己除了喜欢刺绣,还喜欢跳舞、唱歌、编小品、编快板,生活还是挺充实的。
说话间,她又一次进入卧室,翻找出一张张奖状。其中,在2013年7月12日,她的手工艺作品《白族刺绣——康熙南巡图》荣获“‘建设者之歌’——云南省第二届农民工文化节农民工才艺大赛美术工艺类手工艺一等奖”。另外,在2016年9月28日,她还荣获了云南省2016年“最具影响力手工艺老年传承人”称号。
看着这些荣誉证书,老人回忆:“绣《康熙南巡图》的10年时间里,曾有来自日本、美国、新加坡的人出高价想买这幅作品,可我就是不愿意卖。年纪越来越大、眼神越来越差,也许再也绣不出这样的作品了,我只想把自己的刺绣手艺传承下去。对于这幅作品最好的归宿,我想是能把它捐给博物馆。”
记者看到,客厅里还摆放着老人装裱好的作品《古乐仕女图》。彭开会告诉记者:“现在我正在绣70厘米高的《龙凤呈祥图》。”触摸一针一线绣成的龙头,细细密密的棉线构图,又一次让人不得不佩服老人的执着和努力坚持。(记者 吕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