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安徽阜南 六零服务法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当官的让老板请吃饭,那是不要脸!”近日,“网红”县委书记——安徽省阜南县委书记崔黎的一席话再次引发舆论热议。
其实,在阜南县,官员为民营企业办事,不吃老板饭的惯例已坚持了很多年,这也是阜南县推行“六零服务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王家坝闸
尊企爱民,干部们脑中要装有“二老”
阜南县位于淮河岸边,因王家坝闸而得名,自1953年阜南县被划为淮河行蓄洪区以来,王家坝先后15次开闸蓄洪。为了顾全大局,阜南人做出了巨大牺牲。
阜南还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特别是工业基础薄弱。由于历史原因,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截至目前,仍然是全省少有的县域境内暂无高速口、无高铁站的县级行政区。发展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存在诸多“先天不足”。2017年,全县财政收入仅15亿元,入不敷出。全县172万人口中,有71.3万青壮年人外出务工,产生了几十万留守儿童和老人。
阜南城北
对于一个欠发达的农业人口大县,工业基础薄弱,发展民营经济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个出身农民家庭的县委书记,最不愿看到孩子和父母在电话两头相思而泣的场景,然而,每次下乡,却时常见到和必须面对这些场景。”阜南县委书记崔黎说,农民外出务工带来了种种社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让更多的企业落户阜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我们把工业经济当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别的地区发展工业可能是为了增加税收,而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让老百姓就近就业。”
阜南县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民营经济对当地经济贡献率高达63%;占全县税收收入的78%;解决了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贡献了90%以上的企业数量。
雪雨卫浴
“通过一种理念,可以看出阜南重视民营经济的程度: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全县党员干部会议上,总是强调要尊重‘二老’(老百姓、老板),为‘二老’(没有老板创业,哪有老百姓就业)服务意识。”阜南县经贸委负责人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县委主要领导会上会下、调研、接待客商经常讲的一句话就是“老百姓有的是双手和智慧,谁能给老百姓找个挣钱的活干,谁就是我们敬重的英雄、功臣。”
特立电子
破除干扰,重塑基层政商关系
泰力(安徽)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插座、开关等产品的浙商民企,总部在温州。他们在安徽设立的第一家工厂,就选在了阜南县经济开发区。鲁春涛是这家工厂的负责人,他清楚地记得五年前选址新厂时的不寻常经历。
“2013年,公司发展遇到了瓶颈,温州那边工业用地减少、用工成本增加,出现了用工荒,迫切需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2013年夏,鲁春涛和公司现任董事长一起前往河北、河南、湖北等地选址,但始终没有中意的地方,后来有一位朋友推荐了阜南。“本来行程中,没有阜南的,后来我们从河南周口市赶了过来。”到了阜南,令鲁春涛印象深刻的是,接待他们的地方领导朴实、亲民,没有一点架子,“在其他一些地方,吃饭在大酒店,吃的也很好,但在阜南,接待的地方是政府食堂,饭菜也一般。”招待方面的细节给鲁春涛一行留下“不讲排场”的深刻印象,“后来,我们公司创始人来阜南暗访了几次,最终决定将项目放在阜南。”
2014年9月1日,泰力(安徽)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阜南成立,当年11月28日产品就实现销售,“审批所需的资料全部交给阜南经开区管委会,由他们集中办理,在其他地方得45个工作日,在阜南1个月内办结,大大节省了企业运营时间和成本。”鲁春涛在谈到阜南县营商环境时,向记者竖起了大拇指。
2017年6月25日,总投资近2亿元,一期厂房面积约3万平方米的新厂在阜南经开区正式投产,解决了当地412名工人就近就业。“从征地拆迁、证照办理到招工等,都不用我们企业操心,只要提供合法合规资料,很快就能办下来。”鲁春涛在阜南工作了近五年,至今不认识县里的规划局长、住建局长等审批部门领导,“接触的官员中,也都不用请他们吃饭,相反,去找他们办事,还经常在他们食堂吃饭,有时觉得挺不好意思。”
“如果老板到阜南跟当官的坐一起吃饭,一律由当官的买单。老板很辛苦,为了研究产品、生产、加工、市场占有,整天忙得头疼,夜里也睡不好觉。阜阳人都知道好客,哪有让客人买单的道理,我们把老板都看作为客人,所以我们要做投资阜南零请客。”崔黎向记者解释了为何不让老板请客的原因。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落到实处,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关心民营企业发展、民营企业家成长,不能成为挂在嘴边的口号。”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时再次强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引发舆论强烈共鸣。
在阜南,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除了严禁官员吃拿卡要外,还必须主动靠前服务,杜绝懒政怠政。“在我们这里,大家都知道不能因为给企业办了点事情,就想着捞人家好处,必须用真诚服务去打动企业老板,不能光耍嘴皮子。”经常在外招商的阜南县招商局副局长冷锋深有感触,对于落后地区来说,招商时,他们能提供的优惠条件越来越有限,唯一能拼的就是服务水平和营商环境。
近年来,阜南县大力净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出了“六零工作法”:投资阜南零招待;证照办理零烦恼;征地拆迁零接触;建设经营零干扰;用工融资零顾虑;企业服务零距离。
“老板最痛苦的事情,就是自己花钱自己不当家。斗个墙头,你也去盖,卖个砖头,你也去卖,这样肯定不行,老板能恼毁。花自己的钱,自己不当家,老板心里啥味!建设经营零干扰,不允许干扰!”崔黎说。
与国有企业相比,中国民企在融资贷款、市场准入等方面,都面对更艰难环境。阜南是如何破解这个难题的呢?“我们是全省第一个成立金融服务中心的,解决企业过桥债问题,老板最痛苦的,最烦的就是死在桥上,马上到还款日了,银行催的不得了,不还就列入黑名单。”崔黎说,只要银行愿意贷款给老板,金融服务中心替他们还钱,一比十的放大,“你贷企业20万,金融服务中心可以给你还200万,一年可以给你还四次也就是800万。这样一来可以解决老板的烦恼。”为了规避风险,在发放过桥贷前,金融服务中心会根据银行风险评估进行决策。
在阜南,县委、县政府把自身定位于民营经济的“守夜人”“搭台者”和“清障手”,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的市场空间。
一个事例就很有代表性:华翔羊毛衫是阜南县开发区最早的上海企业,30亩的土地年纳税几百万,用工超过600人。由于厂房局限的问题,企业准备再向外投资。县委主要负责人得知后,火速赶赴上海。由于亟待返程,顾不得风尘仆仆,与企业负责人约定在火车站附近的广场会面。没吃一碗饭、没喝一口水,两个人站在那里,县委主要负责人向客商坦诚介绍了厂房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承诺安排专班从开发区现有厂房中解决。客商被他的务实高效所感动,主动提出继续扩大二厂生产规模,并介绍了两家浙江的上游原料企业来阜投资毛纺生产线。
反哺于民,壮大民企助力脱贫
70岁的臧克华是阜南县会龙镇臧寨村贫困户,老伴眼睛残疾,儿子智障,儿媳哑巴,一家人生活十分艰辛,平时靠吃低保艰难度日。2017年9月,唐龙针织有限公司在会龙镇成立后,老臧一家人的生活才渐渐有了改善。如今,不仅老臧在这里做工,他的儿子和儿媳也来打工,每人每天做工收入大约80-100元。
唐龙针织有限公司是阜南引进的一家浙商企业,陈佳棋是公司老板。“当初我们选址时,阜南并不是候选,后来的一件事打动了我。”唐龙针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佳棋说,作为生产袜子的针织企业,用工短缺问题最令企业头痛,“去年,我们来到了阜南,提出落户条件——需要短期内解决数百名工人时,当地以最短的时间,发动各方力量,迅速帮我们解决了用工问题,提供了临时生产厂房等,解决了企业燃眉之急。”
阜南县王家坝镇扶贫车间
陈佳棋最终将企业建在了阜南会龙镇,并实现了双赢:对于他来说,及时降低了企业成本,解决了用工荒问题;而对于当地政府和群众来说,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最重要的是,解决了72户贫困户、300多人就业,带动了当地部分群众脱贫。
阜南田集赵老村扶贫车间
截止目前,阜南县28个乡镇共建设扶贫车间108个,民企提供就业岗位总计1972个,其中,实现贫困人口就业709人,全县带贫率达35.95%。
“企业服务零距离,只要你有事,你只管讲,无论是生产上,经营上的事,政府零距离为你服务。”崔黎说,这么做就是想把更多的企业请到家门口,“家门口企业多了,老百姓才不会背井离乡。”
据介绍,1-10月份,阜南县各级干部深入369家企业走访调研,召开企业座谈会76场,参加座谈企业862家,各类政策宣讲133场,发放宣传资料2012份;对接30个要素项目,共收集企业反映问题和诉求132个,办结率100%;260家企业登录省“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综合服务平台,办结省平台交办问题12个。企业满意度达95%。
政府的真心服务带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落户阜南。上半年,阜南县实施招商项目199个,其中新建项目120个,实际利用外资19.9亿元。阜南县三大支柱产业中,柳木加工、纺织服装、机械电子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分别荣获“中国柳编之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外贸转型省级基地”等多个国字号的殊荣。
阜南濛洼湿地
记者手记:
服务民企,重在“真心”二字
作为国家级深度贫困县,阜南县既无资源禀赋,又无交通区位优势,全县172万人口中,有近一半青壮劳力外出打工,留下的是数十万留守老人和儿童带来的教育和社会问题。当地发展经济任务之艰,脱贫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面对困境,近年来,阜南县抓民营经济破题,不断优化政商环境,打造新型政商关系。对外招商,不拼优惠条件、自降门槛,拼的是政府细致入微的服务和诚信,通过点滴细节和真情实意打动民营企业家,引来诸多项目落户阜南。
“服务民营企业绝不耍嘴皮子,而是付出真情、拿出实际行动。”这是记者在阜南采访时,听到民企负责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无论是“二老”服务意识,还是“六零服务法”,约束的是权力,服务的是企业,最终获利的却是当地百姓。
政商清而不疏,亲而不越规。渠道畅通,企业家就敢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满腔热情支持地方发展;善于纳谏,地方干部才能头脑清醒,干净做事,疏解民企之困,赢得社会尊重。当前,阜南正在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基层探索令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