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报告:中国经济蕴藏的机遇远远不止“新经济”
来源:陆家嘴(13.950, -0.04, -0.29%)杂志
中国哪些行业将从经济转向消费拉动型和效率驱动型增长模式中受益最大?为回答这一问题,多数人主要关注所谓的“新经济”,即包含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节能环保和技术等新兴行业。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 年新经济规模约占中国 GDP 总量的 15.7%。
我们认为中国经济蕴藏的机遇远大于新经济,且鉴于中美贸易纠纷给部分新经济行业的前景笼上一层阴影,我们认为强调这一点十分关键。本报告中,我们甄别出从持续性消费增长和产业升级中受益最大的行业。通过对比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中 56 个行业的消费者行为和工业生产率数据,我们列出了前 20 个我们认为将从消费升级中受益最大的行业(图表 1)和前 20 个从产业升级中受益最大的行业(图表 2)。我们估算这类行业总产值占中国 GDP 的比例约达 40%且为新经济规模的 2.5 倍。若中国能够将此类行业生产效率提升至发达国家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中国 GDP 规模较目前水平将扩大30%。
中国行业发展的潜在驱动因素
在我们探究中国正在推进的经济升级进程将产生哪些受益者前,我们将相关行业按潜在增长驱动因素进行分类。换句话说,我们分别计算国内消费、投资和外部需求中的一项因素对一行业的驱动程度。我们的分析结果反映出随着中国经济持续由投资和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转向消费和效率驱动型增长模式,哪些行业将会受益,哪些行业将遭受损失。我们的计算基于里昂惕夫模型,数据来源为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
图表 3 展示了生产活动主要受国内消费驱动的前 20 个行业,与之对照的由投资和外部需求驱动的其他产业。消费驱动型行业年均总产量的约 60%受消费驱动。图表 4 显示了故事的另一面:受消费驱动最少的 20 个产业。这类行业年均产量中仅 18%受消费驱动,而 82%的产出最终用于投资和出口。
按行业划分,农业和服务业对国内消费的依赖程度普遍超过工业。我们的计算显示70%的农业总产值和 58%的服务业总产值由国内消费驱动,而仅 24%的工业和建筑业(第二产业)总产值由消费驱动。总体来看,44%的中国 GDP 总量由国内消费驱动。
图表 5 显示了主要受投资需求驱动的前 20 个中国行业。林木业、木材加工、非金属产品制造(如水泥)、建筑业和计算机编程是受投资驱动的前 5 大行业,60-97%的年均产值受投资驱动。相比之下,多数农业和服务业对投资依赖程度较低(图表 6).从增加值的角度看,约 16%的农业增加值和 27%的服务业增加值由投资需求驱动,而 51%的第二产业增加值由投资需求驱动。总体来看,中国 GDP 总量中 37%由投资驱动。
图表 7 显示了主要受外部需求驱动的前 20 大中国行业。家具制造行业和计算机、电子及光学产品是前两大行业,其年均产值的约 62%由外部需求驱动。其次是服装制造业、航空运输及水路运输、电气设备、橡胶和塑料制品,其年均产值中约 40-50%由出口驱动。
从增加值的角度看,14%的农业总产值、24%的第二产业总产值和 15%的服务业总产值由外部需求驱动。总体来看,中国 GDP 总量中 19%由外部需求驱动。相比之下,如图表 8 所示,国防、社保、教育和医疗行业受外部需求驱动最小。
哪些行业将从消费升级中受益最大
我们在上文部分显示了中国经济的静态概况,并假定消费和投资的构成比例保持不变。在此假设下,未来随着消费对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进一步上升,图表 3 中前 20大行业或将有突出表现(参见中国 – 消费者能否不负众望?,2018 年 10 月 31 日)。换句话说,我们在图表 5 和 7 中显示了由于投资和出口增长放缓,哪些行业可能表现不佳。
然而,居民消费行为如支出构成或随着经济发展导致收入增长而发生改变。图表 9 中我们展示了 2000-14 年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变化历史。例如,2000 年消费者总体支出中食物支出占比约达 14%,但 2014 年这一支出降至 5%,相比之下,这一期间医疗支出比例由 6%升至 11%。医疗、教育和其他服务的支出比例上升,而食物、服饰和其他必需品的支出比例下降,即意味着“消费升级”(收入增长的结果)。
我们预计中国居民消费行为与更发达经济体的消费行为将会趋同。依据世界银行的定义,中国已经是一个中高收入国家。收入增长预计将与经济增长保持一致。我们预计2018-20 年间中国 GDP 年均增长在 6.4%,2021-30 年间年均增长在 5.4%。我们认为城市化水平上升、中产阶层扩大、生产效率提高以及沿海和内地发展更加均衡将是未来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图表 10 显示了中国 31 个省市的人均 GDP,按升序排列。若三四线城市(占中国总人口的 68%)人均 GDP 升至目前二线城市的水平,则未来 5年中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年均 6.6%的增长速度(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据我们估测,若二三四线城市(占中国总人口的 90%)人均 GDP 升至目前一线城市的水平,则未来 11 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年均 6.2%的增长速度。
因此,哪些行业将从中国消费升级中受益最大?为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将中国的消费行为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和韩国进行对比(图表 1),依据我们的分析,零售贸易(汽车和摩托车除外)、房地产活动和医疗行业是受益最大的前三大行业。目前消费者支出中零售贸易服务的支出比例约为 3.6%,远低于发达的国家的平均值7.6%。随着居民收入上升,我们预计零售贸易行业将受益于消费的上升。此外,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行业整合、效率提升和电子商务的推广将推动零售贸易服务的消费。
我们预计住宅租赁及估值服务的需求不断上升将推动房地产行业增长。过去二十年中国房地产行业一直受益于住宅销售快速增长。居民消费支出中房地产服务支出占比约10.1%,仍低于发达国家的 13.4%。2017 年 10月中国提出未来要继续深化租房市场。中国在基于住宅估值的房产税出台方面同样正取得积极进展,据财政部官方通告显示,房产税相关的立法程序有望在 2019 年内走完。
医疗行业将受益于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和人口快速老龄化。1949-2010 年间中国老年抚养比率一直较低且保持稳定,仅由 7.4%升至 11.9%。但这一比率自 2011 年起开始上升。截至 2017 年底老年抚养比率升至 15.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13.3%。若中国维持“两孩政策”不变,我们预计 2019-50 年间年均老年人口将增加 620 万人。由此,到2065 年老年抚养比率或将达到 55%,较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近 25 个百分点。
哪些行业将从产业升级中受益最大
通过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已成为中国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同时还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中欧创新合作对话机制、“一带一路”战略以及技术和创新合作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中国企业通过加大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和追求产业价值链升级等方式对政府号召作出回应。近几年中国研发支出稳步增长,2012-17 年间年均增幅达12.5%。依据 2018/19 欧盟商会的意见报告显示,中国企业正变的更具创新能力或已获取更多创新技术。
因此,回答哪些行业从持续性产业升级中受益最大这一问题可通过评估行业整合先进技术提升产品价值链的空间大小进行分辨,这一点可参考发达经济体的经验。我们比较了发达经济体与中国在产业生产率方面的差距,图表 2 中以条柱高低表示。条柱越高代表行业从产业升级中获利空间越大。
从产业升级中受益最大的前三大行业分别是医疗、计算机、电子及光学产品制造、计算机编程、信息及通讯技术(IT)正如前文所述,医疗行业正受益于中产阶层扩大和人口老龄化加深。据欧盟商会营商调研显示,上述行业的监管环境亦不断改善。例如,中国对监督医疗行业的主要政府机构已进行重组。2017 年经历 8 年期待后医保目录进行了更新。自此背景下,目前中国患者针对额外 36 种创新药物可申请医保报销。
2017 年底,中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NHFPC)发布公告,要求地方卫生局要优先考虑患者需求并在控制预算时更富灵活性。
中国 IT 行业亦迅速发展。截至 2018 年 6 月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由 10 年前的 2.53 亿人增加到 8.02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由 10 年前的 19.1%升至 58%。与此同时,2017 年网购营业额由 2007 年的仅 540 亿元增加到 7.175 万亿元。IT 行业的进展对中国成功实现经济转型十分关键。政府支持作用下,IT 行业有望在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继续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改革是释放中国全面增长潜力的关键
我们一直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不仅限于新经济行业。强调这一点尤为重要,特别是考虑到近期中美贸易纠纷对新经济领域部分行业的发展前景笼上一层阴云。
基于我们的分析,中国具备从持续性消费和产业升级中获利的巨大潜力的行业规模约占 GDP 的 40%且为新经济行业规模的 2.5 倍。若中国能提高此类行业生产率至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中国经济较目前规模将扩大 30%。
当然,许多中国长期增长前景将取决于政府是否有能力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
我们认为下列市场化改革对中国提高经济效率和维持未来的增长将尤为关键:
1.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通过竞争推动经济增长,正如 2000 年代中国进入WTO 推动了制造业的发展。
2. 改革教育: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和生产率增长。
3. 精简政府管理:进一步放降低经商成本:随着行政权力缩减,腐败下现象自然下降。
4. 改革国有企业:为更富效率的民营企业成长腾出空间。
5. 改革税制:推动公共资源流向民生支出和贫困地区,同时通过公私合营(PPP)模式为商业项目提供多样化融资。
6. 土地改革:对城市而言,这意味着采纳一种新的节能型规划框架。对农村而言,政策需确保农民土地被征用时能得到公平的补偿。(土地问题是许多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的根本原因,包括高房价、城市和农村人口隔离以及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本文系渣打全球研究报告,作者为渣打中国高级经济师李炜、大中华及北亚首席经济师丁爽,中国区经济师申岚、大中华区经济师陈冠霖,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