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庆南岸打造“线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12月7日,骤降的气温进一步催熟了南岸区南山双龙村的腊梅。在双龙村村委会,数十名村民围坐一堂,通过网络观看南岸区供销社的老师讲解网络销售技巧。
“利用网络讲技术、讲政策是我们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程中的探索。”南岸区委相关负责人告诉重庆日报记者,12月10日市委办公厅印发了《重庆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南岸区为试点区县,而在此前,南岸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早已拉开序幕。
目前,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200个站所已在全区陆续挂牌,并计划同步在线上推动此项工作,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网络上的阵地。
“掌上”10万人的宣传队
双龙村村委会主任韩庆表示,除区供销社主动为他们提供帮助外,市中药研究院志愿者也为村民们研制出了腊梅保鲜剂,大大延长了腊梅花期。
“通过智慧南岸APP,我们了解到村民的需求,这使我们的志愿服务工作更方便了。”市中药研究院相关人士称。
智慧南岸APP是南岸区建设网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阵地,通过“智社区”建设,把网络传播、舆论引导、舆情探测融入社区办事服务、居民交流互动中。截至目前,智慧南岸APP粉丝人数已突破10万人。“这10万人就是南岸区线上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主力军。”南岸区文明办负责人说。
据了解,南岸区开发此款APP的初衷是探索运用政务APP进行志愿服务制度化管理,引导全区注册志愿者参与网络正能量传播,将全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工作从“线下”搬到“掌上”。今年4月,智慧南岸APP入选首届数字中国建设优秀实践成果并在全国峰会上展示,成为我市区县唯一入选的年度优秀实践案例。“现在,智慧南岸APP又将为南岸区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供网络阵地。”南岸区宣传部负责人说。
“智慧南岸APP的‘粉丝’绝大部分是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掌上的手机已成为我们主要的宣传工具。”团区委志愿者小杜说。
为在线上做实“六讲六抓六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互动活动,智慧南岸APP还将开设涉及就业技能、健康养生、理论宣讲、政策解读等一系列“微课程”,并设定实践活动“菜单”(课程表),群众可根据“菜单”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为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南岸区目前正积极通过“线上”动员广大志愿者团体加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来,用好他们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亲和力,通过他们的宣传、服务和实践,把党的理论带进寻常百姓家。
该区“周幺妹服务队”“广阳故事大王”“南山盆景非遗传承人”等团体,以及党员干部、能工巧匠、优秀社区工作者等,就把政策、技术、身边故事编成快板、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讲,用实际行动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线下”16万人的实践队
目前,南岸区已建立了一支有400多人的文明实践服务总队,还有1000余支服务分队,正在汇总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师资库,由宣传部、党校等部门牵头组织,各实践所(站)配备固定实践员队伍,定期组织实施实践活动。
据介绍,师资队伍涉及各个层面、各个行业,其中包括区委书记在内的区级领导、部门负责人,他们主要是讲党课、讲政策;中国好人、道德模范主要讲事迹;医生、民警等行业代表主要讲健康和安全;农艺师、建筑师等主要讲技能……
事实上,服务队只是南岸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急先锋”,而更为庞大的“预备队”有近16万人。“他们是我区登记在册的志愿者。”南岸区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该区将以“有活动阵地、有统一标识、有工作人员、有志愿服务队伍、有活动项目、有工作制度、有经费保障”的“七有”标准打造“1+5+N”实践平台,即1个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普服务、体育服务5大平台。“N”指在镇街、村居、重要部门和网络平台建立N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基本实现城乡文明实践阵地全域覆盖。
南岸区还在每周四组织全区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全民动手活动。目前,文明实践中心和各站所每周至少开展两次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
以文明实践带动全民参与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是我区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抓手。”南岸区委相关负责人说,在南岸,文明实践活动的主体是群众,关键是参与,核心是实践。
南岸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结合广大群众的需求,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为引领,着力提升群众工作的“三力”。
第一是凝聚力,群众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人心向背”的问题,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首要功能是靠提供实践服务把群众“团拢来”,增强凝聚力;
第二是引导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将成为南岸区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的宣传阵地,目前,该区正在积极探索完善线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第三是战斗力,通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得到群众认可,形成广泛统一认识,让文明实践成为全区干部群众共同的事,在发展、治乱、帮扶等急难险重工作中,群众愿意“站出来”。
据了解,为保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建设工作常态化,并长效化开展活动,南岸区将逐步建立“议事、培训、考核、评价、激励、经费保障”六项机制,加强对实践队伍的管理,定期对中心、站所开展考核督察,并结合社会评价每季度开展评比活动,评出先进站所进行嘉奖。
本报记者 颜安 陈薪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