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重要的国家战略,它对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我省各级部门全面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不断优化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面向人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到2017年年末,我省共拥有独立设置的专科高职院校25所,在校生16.7万人,教职工8600多人;中等职业学校277所,在校生16.2万人,教职工2.5万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中职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5%以上。现已建成4所国家级高职示范(骨干)校、16所国家级中职示范校、25所省级现代职业教育示范校、20个省级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我省职业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布局结构调整。近年来,我省116所中职学校停止招生,各地集中力量将中职学校进行整合,长春、吉林、辽源建设了职教园区,把中职教育做精、做强。如今,在我省中考生源下降的情况下,中职招生规模逐年增加;我省稳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建吉林职业技术学院、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7年专科高职以“知识+技能”为主要形式的单独招生试点扩大到25所院校,探索高等学校分类招生考试制度,把高职做优;我省还逐步优化职业院校专业结构。积极引导职业院校合理设置专业,组织评审立项高职品牌专业(群)50个、中职示范专业150个,评审高职高水平专业A类90个、B类40个,高水平专业支撑高端产业的能力不断增强。
推进产教融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深化合作、深入推进校企合作等方面,我省的一系列做法引人称赞。近年来,我省大力建立职业教育集团,搭建职业院校、企业沟通平台。目前,全省共成立各类职业教育集团45个,立项建设了6个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的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进一步推进了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我省成立了职业教育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担任主任委员,成立了吉林省汽车、农业、化工等12个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全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工作提供了组织和智力保障;我省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研究起草了《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方案》,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我省9家单位被教育部列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5个单位被评为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我省13家单位被育部列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35个单位被列为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实现了招生招工一体化。
改善办学条件,搭建学生成长成才“立交桥”。自2014年召开的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为切实改善办学条件,全省累计投入130多亿元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建立了省直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生均拨款达到了15000元。2015年,省教育厅与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示范校建设方案》《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案》,着力建设示范校和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同时,我省加快推进职教园区建设。目前建成了以“职教文化”为特色的长春市职业教育园区、以“产教融合”为特色的吉林市职业教育园区、以“资源共享、文化引领、技能传承、双创示范”为特色的辽源市职业教育园区,职业院校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此外,我省大力探索系统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机制,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和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近年来,全省遴选部分优质的中职学校、专科高职,开展了中职—高职“3+2”贯通培养衔接试点,学生们非常受益,取得了累累硕果。仅2017年一年,这一项目招生就有近9000人。
实施“长白山技能名师计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我省加快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从2013年开始,我省共遴选3批“长白山技能名师”176名,引进李万君、齐嵩宇、李凯军等多名全国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得主和全国技术能手为高职院校全职或客座教授,引进多名全国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和企业技能大师为高职院校全职或客座教授,这些人才的引进为我省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保障;我省在中职学校设立了“技能导师工作室”,认定中职学校“技能导师工作室”23个,聘请优秀技能人才和教学专家进入工作室带徒传艺,拓宽培训渠道,这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中职院校师资水平的提升;我省还组织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等机构合作,培训中高职骨干教师,拓宽了教师眼界视野,提升了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新时代,我省职业教育将牢牢立足吉林经济发展实际,以培养大量优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推进产教融合,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为中国梦、为新一轮振兴发展作出贡献!(记者缪友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