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之下跑到南方创业的于清春又回来了,怎么回事?
于清春现在的身份是辽宁茂洋公司董事长,几年前受家乡辽宁岫岩县招商热情感召回乡创业。“当时跑了大半年,连个工商执照都没办下来。”更令他寒心的是,政府当初承诺的基建及资金补贴等难以兑现,已投入大量资金的他只好咬牙回南方重新创业。没想到今年岫岩县主动联系上了他,理清旧账,兑现承诺。于清春“满血复活”,决定再投资4亿元打造玉文化产业园。岫岩县纪委书记周辉还把一颗“定心丸”交给他:“这是当地纪委的投诉电话,一旦有政府部门对企业开‘空头支票’,纪委会跟进处理。”
今年以来,身处辽宁的企业明显感到一股清流:全省上下严厉整治政府失信行为,对政府拖欠工程款、未及时供地等“旧账”全面摸底调查,“一事一策”果断整改。今年以来全省累计偿还各类政府欠款142亿元。
从营商环境改善中获益匪浅的沈阳国际软件园董事长赵久宏感慨:“在经济发展压力仍较大的背景下,辽宁能够拿出上百亿元来践诺,是徙木立信之举,是着眼长远的诚实守信。政府公信力树起来了,必然会提振投资信心。我为家乡的转变点赞!”
旧账往往是一团乱麻,“新官”不愿理、不好理,“搞不好还惹一身臊”。辽宁省营商环境建设局负责人分析说,旧账变呆账确有政策、法律趋紧趋严的变数,但更有好大喜功盲目承诺的因素。
辽宁省主要领导强调,账目有新旧,责任无先后,无论新账旧账都是欠下的“民生账”“发展账”,绝不允许高高挂起、换届毁约。为此,辽宁不护短,出台《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方案》,向“权力任性”开刀,向“官赖”问责。畅通毁约违约举报渠道,在街道和乡镇基层政务考核中纳入守信践诺情况。同时明确惩戒措施:存在政务失信行为的公务员,将被惩戒并在网上曝光,限制评优评先。目前,全省公开曝光破坏营商环境问题164起,处理问责429人。
辽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认为,一方面问责从严,力避“决策随意性大”,让“旧官不敢留烂账”;一方面也要规范政务,根治“政策连续性差”,让“新官不出新欠账”。辽宁从源头改进和规范招商引资合同管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是实现政府诚信建设制度化的重要保障。
“尊重规划才能科学决策,规划是管方向、管全局、管长远的,握好‘交接棒’就要坚持一张好的蓝图绘到底。”辽宁省委常委、沈阳市委书记张雷说。
环境的“温度”决定着投资的“热度”。今年前三季度,辽宁引进国内项目1582个,实际到位资金2692.8亿元,同比增长20.8%;实际利用外资36.9亿美元,同比增长63.6%;实有各类市场主体及注册资本分别同比增长8.7%和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