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贵州 » 正文

全球报道:万桥飞架 天堑变通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17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万桥飞架 天堑变通途■核心提示古往今来,连通西南地区的难点在贵州,关键也在贵州。因大山的阻隔,这里从来都是“寂寂

原标题:万桥飞架 天堑变通途

■核心提示

古往今来,连通西南地区的难点在贵州,关键也在贵州。因大山的阻隔,这里从来都是“寂寂无名”的省份,知名度甚至还不如多数二、三线城市。

2009年,贵州坝陵河特大桥建成,并以“国内第一,世界第六”的山区大跨径钢桁梁悬索桥身份引来世界瞩目。

从此以后,贵州的交通建设风驰电掣。到2015年,贵州就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其中1.1万座桥梁成为连接高速公路的一颗颗“珍珠”。如今,贵州成为了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地,也成为交通引领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

A

黔中大地 架起万座桥梁

2009年12月23日,位于安顺市的坝陵河大桥落成,周边村寨的数千名群众自发涌上了大桥,载歌载舞迎来即将改变他们生活的大桥。“对桥的渴望,全世界人民都一样。”曾任坝陵河大桥建设指挥部副指挥长的周平说,世界桥梁建设,20世纪70年代以前看欧美,80、90年代看日本,21世纪要看中国了。

同年,又一世界瞩目的大桥开建:水盘高速公路上的北盘江特大桥,全长1261米,最大桥墩高170米,最大跨度290米,跨越号称“世界大峡谷”的北盘江大峡谷。大桥主跨的预应力混凝土空腹式连续刚构为世界首创。

北盘江大桥是贵州桥梁建设的一个缩影,这里还集中了几十座世界级的公路、铁路特大桥。不是为了世界第一而修建,而是“贵州峡谷沟壑纵横、切割极深,要想跨越山谷,大桥就会修成世界级大桥。”当时负责北盘江大桥建设的副总工程师廖万辉说。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潘海说,目前贵州公路桥梁有2.1万座,包括梁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等所有桥梁类型,并屡创世界纪录,是名副其实的“桥梁博物馆”。到2017年底,贵州在喀斯特高原上仅桥梁就创造了数十个“世界第一”。世界高桥前100名中,46座在贵州,几乎占了一半。

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地方,要想修路就得“穿山越岭”。因此,贵州几乎每条高速公路的桥隧比都超过了50%。改革开放40年来,数代建设者铸就“桥梁精神”,打造了数量多、类型全、技术复杂、难度极大的“桥梁博物馆”。

“穷省要办大交通。”潘海说,将交通作为经济发展全局的保障,贵州高起点建设高速公路网,顶层战略设计为交通大发展提供持续动力。2015年,贵州就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其中1.1万座桥梁,成为连接高速公路的一颗颗“珍珠”。如今,这个GDP增速跑赢了全国最富有城市和省份的西南一隅,成为了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地,也成为了交通引领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

B

天堑变通途 脱贫驶入“快车道”

绥阳县旺草镇与青杠塘镇交界的分水岭大山,曾挡住13万村民的出行。昔日村民只能翻山越岭才能走出去。而一到冬天,大雾与凝冻令出行难上加难。这里的贫困人口超过4000人。2017年1月23日,分水岭隧道成功贯通,村民们出山时间由数小时变成了5分钟……

从“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到“城乡畅通,车如流水”……随着一条条不断延展的高质量农村公路,贵州打通了乡村振兴的“毛细血管”。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巩县水尾镇长坪村曾是深度贫困村,村里的竹林面积约占全村面积的70%,受制于交通条件,这里的村民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丰富的资源一直变不了钱,村民们曾长期受穷。

随着交通改变,村里建起竹笋加工厂。产品走出大山,远销到北京、上海、南京等地。2017年,村里的竹笋加工厂收益超过10万元;村民上山采笋以每斤1.8元卖给加工厂,每天有上百元的收入。在加工厂就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月工资也有2000元左右。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2017年8月4日,贵州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应运而生。

山隔水阻、交通闭塞,地处月亮山腹地的加勉乡所在地距县城121公里,车程都超过3小时,是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如今依托路网,全乡发展香猪存栏1.5万头;土鸡、生态鸭等1.4万羽;引进的种植中药材钩藤1000余亩……

截至目前,贵州省已建成通组硬化路6万公里,村民组通畅率由68.9%提高至82.7%,沿线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150万人。除毕节市外,其他市(州)于2018年底实现100%的30户以上村民组通硬化路,2019年上半年将全面实现全省30户以上村民组通硬化路,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已成为老百姓获得感最强的民生项目。

与此同时,旅游路、产业路、扶贫路……86个示范小镇89个景区,“多彩贵州”以构建的立体交通方式,八方纳客。2018年1至9月,荔波县全年接待游客达1324.53万人次。与此对应,该县旅游综合收入128.15亿元,旅游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旅游路修好了,老司机们的感受则是:十五分钟一班车,跑都跑不赢。开旅游公交的师傅莫正炳告诉记者,以前是司机担心没人坐,现在是乘客担心没车坐。

“旅游出现持续井喷,国省干道功不可没。”荔波县副县长何祖能分析其中道理:境内G243、S418、S312国省干线公路的建成,将荔波与周边县(市)的精品旅游线路打通;同时,干道将境内几个景点景区串联成片,带动沿线大批特色民族民俗文化的乡村旅游开发。“好路、好景,让旅游业获得了大丰收。”

让“路”与“景”产生关联,在贵州并不少见。地处中国西南部的贵州,有“山地公园省”“天然氧吧”等美誉,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近年来,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向贫困地区倾斜,累计实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普通国省道建设5369公里,总投资669亿元,建设规模和总投资分别占全省的93%、72%。目前,贵州普通国省道二级公路全面连接14个深度贫困县县城,全省20个极贫乡(镇)已有4个乡(镇)实现二级公路连接。到2020年,20个极贫乡(镇)将实现100%通二级公路。(王芳)

(责编:邓庆雨、陈康清)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