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吉林 » 正文

全球报道:把生命和科学连在一起——记我国“无机合成化学”学科创建者、吉大教授徐如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18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把生命和科学连在一起午后的阳光爬上窗台,斜照进堆满化学器皿的办公室里。桌上一摞稿纸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演算和构想。短
原标题:把生命和科学连在一起

午后的阳光爬上窗台,斜照进堆满化学器皿的办公室里。桌上一摞稿纸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演算和构想。短暂休息后,86岁的徐如人又伏在案头,完全沉醉到提纲和草稿的撰写中。

在科学面前,很多科学家都是忘我的。66年来,这位国际著名分子筛与多孔材料学家、我国“无机合成化学”学科的创建者一辈子只做一件事——不断攀登分子筛与多孔材料领域的高峰。

认识徐如人的人总是毫不吝啬地夸奖他:这个人的生命是和科学连在一起的。在对化学世界的漫长探索中,虽然历经一个又一个挫折,但他却始终葆有初心,坚持向前走。

1932年,徐如人出生于浙江上虞。抗日战争爆发后,年幼的他跟随父母颠沛流离。15岁那年,父亲撒手人寰,随后母亲也离开了他和弟弟。当时,徐如人几乎成了孤儿。

就是在那段无助的岁月里,科学就像黑夜中的火焰,照亮了他的精神世界。1949年,徐如人考进了复旦大学化学系。第二年,为了进一步深造,他转学到了上海交大。他的求学生活是困苦的,为了维持学业,徐如人在校外打临工,没有衣服,他就捡同学的旧衣服穿。这些磨砺让他愈加坚韧,让他更觉安稳的环境来之不易,必须争分夺秒地用功。

很快,徐如人显露出了在化学方面的天赋。在化学家顾翼东的指导和启发下,徐如人以我国丰产的钼与钒资源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它们的提取与分离。实验获得了成功,他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和提升,这也成了他迈向分子筛和多孔材料研究的第一步。

1952年,徐如人提前从上海交大毕业,年仅20岁。当时,这位无机化学领域极具潜力的年轻人面临着人生的重大选择——是选择留在条件优越的上海,还是投身天寒地冻、百废待兴的东北?他清楚地知道,襁褓中的共和国重工业羸弱,国家要在东北发展重工业,那里正需要大批像他这样的人才。

或许,我们无法体会到一个经历家国破碎痛苦的年轻人对新中国那份持久而热烈的爱,但他那颗年轻而澎湃的心却让他做出了不二选择。尽管已经在华东高校统一分配委员会人事部负责毕业生的分配工作,徐如人还是坚定地选择了东北,多次主动申请到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任教。“就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多年后,谈及这一选择,徐如人平淡地说。

一句平淡的话,背后却有着一般人无法割舍的放弃。为了祖国的强大,为了方兴未艾的事业,他从此走上了不平淡的人生旅程。

1952年深秋,裹着唯一的一件行李——棉被,坐着平板马车,徐如人只身来到了东北人民大学化学系。他同蔡镏生、唐敖庆、关实之、陶慰孙等老一辈化学家一道,投入到化学系的艰苦创业中去。

就这样,徐如人站上了化学系的讲台。隔着多年岁月,再搜寻艰辛岁月里的那些细节,感受那群人的坚守,我们看到的是信念的熠熠生辉。

当时化学系的条件十分艰苦。没有实验室,他们就清理出地下室做实验室;没有实验设备,就用木板搭建实验台……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化学系首届学生的第一堂实验课终于如期开课。那时候,为了不中断实验,徐如人总是顾不上吃饭,饿了就把玉米饼在石棉网上烘烤一下充饥。

徐如人对教学的重视是出了名的。当时,整个化学系没有教学大纲,也没有教材。为了学习前苏联的课程,教师们首先要突击学俄语,在建立实验室、编写讲义和教材的同时,承担着全系学生的教学任务,困难可想而知。他开始给物理系学生讲“普通化学”,再讲“无机与分析化学”“现代化学基础”等课程,每一门课他都力求每个学生能弄懂弄通。为了达到最好的课堂效果,他经常与其他专业的老师进行探讨、请教、试讲,根据学生学情,他动手设计个性教案。从教60多年来,他讲的十几门课从不与别人重复,都是自己的原创课程。

“科学家一是做科研,第二就是要培养人。”徐如人深刻意识到人才队伍建设是科学研究的第一资本。多年来,他醉心于人才培养工作,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成功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中,如今已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就有3位。

言传身教,这是徐如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于吉红跟随徐如人从学习到共事近30年,长期从事分子筛多孔催化材料的定向设计与合成研究,取得了很多突破性成果,2015年她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她经常说:“我是最幸运的,我一直跟着徐先生学习,耳濡目染。我今天的成功有一种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感觉”。

同时,徐如人积极抓实验室建设。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守华是徐如人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1992年,在徐如人的带领下,他们开始了艰苦的实验室建设工作。2001年,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陆续吸引多位海外学成归国人员,如裘式纶、陈接胜、肖丰收、刘晓旸、霍启生、徐雁等人,他们都成为了实验室建设的骨干力量,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我看来,做学问研究,就是两个大的方向,一是推动基础科学的发展,二是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这句心得徐如人常与学生们分享,这也是对他的“分子筛与多孔材料科学研究”的最质朴的注脚。

在文革下放期间,他利用当地蕴藏丰富的石英砂与纯碱,和工人们焊接成了一个180立升的水热反应釜,用它来生产水玻璃,这几乎是我国用土法制成的第一个加压水热反应釜。这也是他从事水热合成化学的开端。

此后,他开发出了“高温长效的NaY导向剂”,解决了石油生产中的关键难题,获得了授权专利。80年代初,他的团队又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近20种含传统分子筛骨架元素Si,Al,P等以外的其他杂原子分子筛,这些杂原子分子筛用以研发刚兴起的杂原子分子筛催化。其后,他的团队继续以“Beta沸石晶化与新合成路线”“NHY的直接合成”等课题与石化总公司合作并获得专利授权,支撑了当时我国石油加工工业的兴起。

在分子筛世界里,徐如人探索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歇。80年代中期,徐如人及其团队开发了醇热法、清液法、溶胶法以及水凝胶高温灼烧直接晶化等全新合成路线,在国际上率先合成出四大类八个系列新型微孔晶体,极大地推动了国际多孔材料科学的发展。此后,他的团队又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了系列杂原子分子筛,首创“杂原子分子筛”概念,受到国际上的广泛重视;他在国际上首次应用高能电子衍射、激光光散射等研究成核前期阶段的液相结构,对微孔晶体“核”的概念和“核结构”提出了新观点,对分子筛晶化中的液相机理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见解;徐如人等人还开发了高效设计具有特定孔道结构的计算机方法和软件,可以定向地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的超大孔、交叉孔道以及手性孔道的分子筛结构,预测了上百万种结构合理的假想分子筛,建立了假想结构数据库。这些成果促进了分子筛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的形成。

徐如人还创建了我国无机合成化学学科,将我国的无机合成化学推向国际前列。1981年,徐如人在吉林大学为我国化学学科首次开设了“无机合成化学”课程。在徐如人的努力下,1984年在吉林大学建立了无机合成化学博士点。1988年,教育部正式批准在吉大成立首个以无机合成化学为学科方向的无机化学重点学科,这是化学学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徐如人和同事们精心研究了重点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计划与科学研究方向等,于1991年出版了《无机合成化学》等著作,为中国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学科的建设和提高起到了奠基作用。此外,依托徐如人建立的“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我国的无机化学科研工作者在国际核心刊物上发表数十项成果,水平达到国际前列。

1991年,徐如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获得4次国家自然科学奖、3次国家教委(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化学奖等多项殊荣。可他并不看重这些荣誉,他的目光依然聚焦在分子筛领域的前沿研究中。

“到目前为止,人类已经创造出上亿种物种、物相、化合物和材料。这些物种、物相、化合物和材料的化学性质以及它们间的化学反应主要决定于其凝聚态组成和多层次结构。”近年来,尽管是耄耋之年,徐如人依然在向化学的未知领域探索,矢志创立“凝聚态化学”这一新兴学科。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徐老的胃口大着呢!(记者刘怀 缪友银)

(责编:王帝元、谢龙)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