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军为何要搞冬季大练兵 68年前的中美鏖战给出答案
68年前,中国和美国两支王牌部队——志愿军第九兵团3个军与以美陆战一师和步兵七师为主力的美第十军在冰雪一样的长津湖展开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强强对决。
时任陆战一师作战处长的美军上校鲍泽在回忆录中讲道:“长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国志愿军大无畏的英勇精神,是每一个美军官兵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志愿军老战士刘伯清回忆说:“冷到什么程度呀,讲了你都不敢信,一些战士的耳朵被冻得硬邦邦的,一碰整个就掉了,一点都没的知觉喽!”
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叫“六腊不交兵”,清朝石天基有过注解:“言夏季六月内多酷热,而冬季十二月多严寒,此时交兵,彼此皆损。”严寒会犹如鬼魅一般缠住在这个季节交战双方的每一个士兵,避无可避,一有机会便会造成严重冻伤,甚至夺走生命。
寒区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的45%。在严寒尤其是极寒条件下,装备作战效能的发挥会受到影响。据测算,当气温降到零下20摄氏度以下时,部队整体作战效能将下降40%。
然而战争不会选择季节。虽然发生在寒区的冲突相对于世界其他地方要少得多,但就是这为数不多的战例,却造成了毁灭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1812年,拿破仑的“伟大军团”就曾在俄国的心脏地带损失了90%(超过50万人)的兵力,而造成这一损失的主要原因就是受到当地恶劣天气的影响。
严寒给予双方同样恶劣的环境,至于胜利的天平将倒向何方,就要看哪一方更适应严寒,看哪一方在这样的条件下更具战斗力。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就应该适应各种环境、历经摔打磨练、能够出生入死,借助严寒这块“磨刀石”,到恶劣环境中摔打磨砺。
训练环境是影响实战化训练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提高实战化训练水平,必须努力实现训练环境最大限度地贴近战场环境。
放眼全球,可以看到,世界军事强国对组织军队开展严寒条件下训练非常重视:美国陆军设有两个寒区训练中心,海军陆战队每年都派部队到阿拉斯加地区强化训练一个月;俄军冬训时间占年度训练时间的三分之一,印军特别注重严寒条件下的驾驶、维修训练和各类战斗人员操作、维护武器装备训练……
我军也历来非常重视在恶劣环境中锤炼部队,战争年代如此,和平时期也一样。近年来,各军兵种连年组织冬季跨区演练,在陌生地域、恶劣环境中,锻造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兵锋尖刀”。今年1月3日,习主席穿着迷彩大衣向全军发布训令,不少单位在凛冽的寒风中直奔沙场。
风劲雪舞严寒天,正是练兵好时节。既然练兵是为打仗做准备,是为了应对将来的战争,那么练兵就要围绕提高战斗力而展开,不能怕出意外、为了纸面上的“好成绩”就避重就轻混日子。只有从难从严练兵,才能知道装备在严寒条件下好不好用、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如何解决,才能知道如何在严寒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保全自身消灭敌人,才能在实际训练中得出有益于实战的宝贵经验。这样,在今后遇到同样情况时才能不慌乱、找到克敌制胜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