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前分析会
考古人员开展前期工作
无论是东晋高僧法显,还是南下西洋的郑和,印度洋上的斯里兰卡都是他们旅途的重要节点,而近年此地的考古发掘中,中国各个年代的瓷器也屡屡出土。12月20日,斯里兰卡曼泰遗址,来自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的考古队伍与当地考古队员正在开展发掘前期工作,这也是中国学者首次对曼泰遗址开展考古工作。
“黑石号”沉船始发哪里?11、12世纪是否为中国陶瓷外销的低谷期?带着这些历史谜团,中方考古队员将针对港口遗址出土的中国陶瓷进行重点研究。而对于南丝绸之路上的成都来说,在这一地区的考古工作,将使得巴蜀地区与环印度洋区域的文化交流历史更为清晰。
海上驿站
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尽管远隔三千多公里,南丝绸之路上的成都与斯里兰卡依旧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年来,成都古蜀船棺出土的玻璃珠,就极具南亚风情;而斯里兰卡的考古发掘中,也不断出土中国瓷器等遗存。
12月18日,一支四川考古队伍远赴斯里兰卡,接下来的考古发掘将还原古代巴蜀乃至古代中国的对外交流脉络。“我们考古系今后的对外发掘也将专注南亚和东南亚。”在出国前的一次会议中,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霍巍介绍说,此次联合考古是四川大学考古系首次独立参与国际考古合作,将弥补此前境外考古的不足。
此次发掘的曼泰遗址位于斯里兰卡西北角,根据以往诸多文献介绍,来往于印度洋西岸的船只,经过马纳尔海峡通行,到达曼泰港,可在亚当之桥更换为小船,进行贸易。因为季风的原因,向东航行的船只在去孟加拉湾之前,会在曼泰港等待合适的风力;同样,从曼泰向西航行的船只也会在西南季风期间停留在那里。大量的交易活动在港口发生,珍珠、宝石、玳瑁、象牙、肉桂、胡椒等是当时主要的贸易品。
据四川大学考古系相关负责人透露,从1886年到2010年,曼泰遗址经过了七次发掘,但遗址的年代序列还没有真正建立,遗址布局和规模也尚不清楚。这也是此次考古将要解决的主要学术问题。
发掘中国瓷器
寻找古代中国与世界贸易的蛛丝马迹
对于中方考古者来说,遗址区的中国遗存将成为研究重点。“遗址区中国陶瓷还要进行重新评估,断代及产地研究有深入空间,如北方白瓷的窑口区分、11世纪及之后的陶瓷认定工作。”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范佳楠介绍说,虽然遗址区以伊斯兰陶、珠子、象牙制品、玻璃器等为主,中国陶瓷比例少,但还有很多研究的价值。
根据前期资料,当地出土中国陶瓷以长沙窑、广东青瓷、越窑、白瓷等为主,但11世纪之后的陶瓷信息还不清楚。此外,不同遗址出土的中国陶瓷在年代组合上不同,这也反映出斯里兰卡各个港口的兴衰和陶瓷在印度洋贸易中地位的变化。
范佳楠表示,如果将斯里兰卡出土的中国陶瓷通盘研究,还能解决此前一些考古疑团。例如,对曼泰遗址出土的中国陶瓷,东南亚、南亚、环印度洋的遗址和海上丝绸之路沉船里的中国陶瓷对比,可以破译更多信息。
上世纪90年代,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发现的“黑石号”沉船轰动一时,这艘阿拉伯式的单桅缝合帆船始于印尼巨港还是扬州?到了11、12世纪,中国陶瓷外销是否迎来了低谷期?通过对比不同遗址区陶瓷组合,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据考古专家介绍,整个联合考古将还原曼泰遗址的聚落布局和兴废,为印度洋贸易与东亚世界贸易往来,拓展南方地区汉唐考古遗存的再认识及中国古代帝国与外部世界的交互提供考古实证。
成都商报记者 宦小淮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