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机场卫星厅位于T3航站楼北侧,采用“X”构型设计。 图为卫星厅沙盘模型。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12月21日上午,深圳机场卫星厅工程项目正式动工。这座卫星厅位于T3航站楼北侧,在两条跑道中间位置,预计将于2021年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将有效提升深圳机场保障能力,助力深圳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庆生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机场卫星厅开工。
卫星厅开工建设是深圳机场发展历程中的大事,也是深圳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根据规划,深圳机场卫星厅总建筑面积约23.5万平方米,总体设计呈现“X”型结构,设有56个廊桥机位,规划年旅客吞吐量为2200万人次,预计将于2021年竣工并投入使用。为了方便旅客出行,卫星厅将与现在的T3航站楼通过捷运系统连接,从T3航站楼到卫星厅大约只需要3分钟。更为重要的是,卫星厅的中转流程将更高效,进一步提升深圳机场中转保障能力,推动深圳国际航空枢纽建设。
12月21日上午,深圳机场还和施工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全力把卫星厅打造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更好地服务城市发展和市民旅客出行。
根据规划,深圳机场卫星厅设计年旅客吞吐量2200万人次,预计将于2021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建成后将与现在的T3航站楼通过捷运系统相互连接。卫星厅开工建设是深圳机场发展历程中的大事,也是深圳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新的里程碑,建成后将有效提升深圳机场保障能力。
卫星厅呈“X”造型,建筑面积为T3航站楼一半
深圳机场目前在用的T3航站楼设计年吞吐量4500万人次,随着深圳机场航空主业快速发展,2017年旅客吞吐量已达到4561万人次,T3航站楼提前3年达到了设计容量。为更好地服务深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深圳机场加快推进新一期扩建工程,机场卫星厅工程于昨日正式开工建设,预计将于202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卫星厅位于T3航站楼北侧,位于两条跑道中间位置。据了解,卫星厅项目总投资额约109.4亿元,包括卫星厅工程、配套工程、供油工程等三个部分。卫星厅总建筑面积约23.5万平方米,规模约为T3航站楼的一半。卫星厅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楼、指廊屋顶采用大跨度钢桁架加钢网架结构。卫星厅共设地上四层、地下一层,其中地上首层到四层分别主要用于行李装卸、国内到达、国内出发和“两舱”候机,地下一层主要为捷运站台、行李分拣机房。
从沙盘模型中可以看到,卫星厅采用“X”构型设计,设有56个廊桥机位,最大化利用空间,提升容量。此外,针对不同机型的停靠需求,卫星厅还可实现组合机位转换,提高资源利用率。
从T3航站楼到卫星厅乘捷运系统3分钟即达
作为T3航站楼功能的延伸,机场卫星厅每年可为2200万人次旅客提供候机和中转服务。根据设计规划,卫星厅建成后将主要提供国内旅客候机、到达及中转服务,而旅客的始发终到手续(包括值机、托运、安检、行李提取等)仍将在T3航站楼完成。
为有效缩短旅客步行距离,卫星厅将通过旅客捷运系统与T3航站楼相连接。 “未来捷运系统全线将一共设置3座车站,分别为T3航站楼站、卫星厅站和远期规划的T4航站楼站,全部为地下车站。”深圳机场相关负责人透露,捷运系统高峰期的行车间隔在2-5分钟,旅客从T3航站楼坐到卫星厅,大约只需要3分钟。
除了便捷高效的捷运系统,深圳机场在卫星厅流程设计时,通过对卫星厅建筑空间和路径的系统设计,可提供快速、便捷的中转服务,进一步提升深圳机场作为国际航空枢纽的中转保障能力。根据规划设计,未来旅客可在此实现国内转国内30分钟内完成、国际转国际45分钟内完成、国际国内互转60分钟内完成的便捷中转体验。
深圳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机场卫星厅,未来还将加快T4航站楼和第三跑道规划建设,待新一期扩建工程完工后,深圳机场年旅客保障能力将提升到8000万人次。据介绍,卫星厅作为深圳机场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深圳机场集团将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把“绿色机场”理念贯穿在卫星厅规划、建设、营运等全流程,重点围绕建筑构造、空调通风、水电利用等多个方面强化节能设计,加强新材料、新技术运用,按照“中国绿色建筑三星”标准,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交通建筑。(首席记者 徐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