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财讯 » 正文

全球国际特稿:亚洲外劳为日本经济“输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23  来源:联合早报
核心提示:▲由于人口持续减少和老化,日本从制造业到农业等多个领域对外劳的需求越来越大。(互联网) ▲在东京西北100公里外的群马县,这
▲由于人口持续减少和老化,日本从制造业到农业等多个领域对外劳的需求越来越大。(互联网) ▲在东京西北100公里外的群马县,这家铜管制造厂雇用来自印尼的劳工。(法新社) 国际特稿 日本政
原标题:国际特稿:亚洲外劳为日本经济“输血”

▲由于人口持续减少和老化,日本从制造业到农业等多个领域对外劳的需求越来越大。(互联网)


▲在东京西北100公里外的群马县,这家铜管制造厂雇用来自印尼的劳工。(法新社)

国际特稿

日本政府想方设法要为经济注入活力,可是无论如何使力,终究面对人口萎缩这个铁一般的事实,各行各业劳动力青黄不接的情况,仍然持续恶化。2020年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日益逼近,不久前又获得2025年大阪世界博览会主办权,日本社会的人力供应面对非常巨大的压力。

安倍政府于是快刀斩乱麻,迅速于12月8日在参议院通过扩大外劳法案。日本放宽了引进外劳的限制后,今后五年将能从亚洲发展中国家吸纳34万名外劳。

日本对于签发工作准证给外国人向来十分严格,在12月8日国会通过放宽外劳管理法之前,只开放让医疗、学术和厨师这三个领域的专业人士申请。目前,在日本工作的128万外籍人士当中,持工作准证者仅两成,其他都是“走后门”的;其中,制造业占了33%,饮食和服务业占25%。

1990年代初,日本推出“实习生”制度,宗旨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能训练,政府鼓励农业、渔业、建筑业、食品工业、缝纫业等,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实习生提供学习机会,将技术传授给第三世界国家。这个制度发展到后来,竟然成了引进外劳的巨大“后门”。

其实在推出“实习生”制度之前,日本早有一个借提供学习机会来吸纳外劳的名堂——“留学生”。1980年代,日本推出“10万人留学生政策”;2010年代,这个政策将目标人数增加到30万。由于人口持续出现负增长,日本各大学府都到海外招生,留学管道因此成了日本吸纳外劳的“旁门左道”。

日本学生支援机构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境内的留学生去年有26万7000人。日本劳动部门的调查数据也显示,持求学准证的留学生去年有26万人,他们在求学之余也打工。

留学生获准每周打工28小时

日本《经济内观》杂志依据这些数据判断,教育部准许留学生每周限28小时打短工;这实际上间接在为国家提供劳动力。

有需求就有供应,关东地区一家受委为专校招揽学生的业者,被法务部门揭发是挂羊头卖狗肉,它所引进的都是要到日本打工的“假留学生”,这些人过去曾经以“实习生”身份入境。这些现象一再反映留学生制度遭滥用,成为外劳入境的“后门”。

日本近年积极筹备2020年奥运,更深刻感受到人手不足的压力,从建筑、旅馆到餐饮等行业都遇到前所未有的劳工荒。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谈论国家经济发展时,一再提到日本人口连续九年出现负增长。今年7月,内阁针对“人口与劳动力”这个基本课题召开会议,会上同意提出一个扩大引进外劳的关键方案。这是日本战后第一次决定就接纳外劳正式立法。

内阁会议报告指出,日本人口高度发展期是战后不久的“婴儿潮”,1947年至1948年的三年内,新生儿达800万人。这些被称为“团块世代”的人口成了日本经济崛起的主要动力。第二波婴儿潮在1970年代,但此后新生人口逐年递减,后来甚至出现负增长。社会少子化和超高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即使当局想方设法吸引女性和老人回归职场,也难以填补劳动力的缺口。

日本中央银行行长黑田东彦在有关法案辩论期间也拉响警报说:“加快扩大外劳政策对日本实现可持续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日本最大经济团体日经连也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指出,日本人口减少必将拉低国内生产总值(GDP),到了2057年经济可能萎缩24%,可见劳动力不足将对国家经济造成严重威胁。

到2025年要引进34.5万外劳

经济界一致认为,只有引进更多外来人力的国家,前途才会光明。安倍政府于是指示法务部门在年内出台一个可名正言顺扩大引进外劳的法案。此外,还定下具体目标,即到2025年要引进50万名外劳,并确认可获得外劳支援的14个领域,包括护理、建筑、餐饮、农业、渔业,以及造船业等。

不过,为了缓和反对声音,安倍政府最终将引进数目从原本的50万人减至34万5000人,并将外来蓝领工人的居留资格分成两种,最长五年以及可延长的每次10年;只有后者可携带家眷入住日本。

在审议法案时,安倍强调:“这不是移民政策。”

日本舆论认为,安倍是为了留后路,唯恐一旦开放就难以收回。换言之,这道法律虽然是打开了门户,但严格来说,只是对外国劳工打开了“半扇门”。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