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三江源国家公园典型经验做法获表扬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对今年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130种地方典型经验做法予以通报表扬,其中我省创新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大力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等3种典型经验做法受到表扬。我省在这一区域率先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重大创新,对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具有重大示范意义。
按照中央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总体部署,我省率先探索建立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新机制,采取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执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标准,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实行最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以生态保护优先理念统领各项工作,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3年来,省委省政府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列为“天字号”改革工程来抓,以试点带动全省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先后实施原创性改革100多项,基本改变了“九龙治水”局面,努力解决执法监管“碎片化”问题,初步理顺自然资源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的关系,走出了一条富有青海特色的国家公园体制探索之路。
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重点实施了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及保护监测设施、科普教育服务设施、大数据中心建设等30个保护项目,区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日益提升,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
根据三江源地区实际,在试点政策制定上将生态保护与精准脱贫相结合,与牧民群众充分参与、增收致富、转岗就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相结合。值得一提的是,创新建立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机制,全面实现园区“一户一岗”,共安排17211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户均年收入增加21600元,并为他们统一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
对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国际和国家重要湿地、水利风景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各类保护地和自然遗产地功能重组、优化组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增强园区各功能分区之间的整体性、联通性、协调性,对各类保护地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一体化管理。
开展三江源草地、林地、湿地、地表水和陆生野生动物资源的本底调查,建立三江源自然资源本底数据平台,发布三江源国家公园地表水、草地、林地、野生动物等自然资源本底白皮书。
构建国家公园建设制度保障机制,在全国率先出台《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成立玉树市人民法院三江源生态法庭,建立三江源国家公园法律顾问制度。先后开展了代号为“三江源碧水行动”“绿剑3号”“绿剑4号”等专项行动和常规巡护执法行动,保障国家公园建设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