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跑北上广,不出深圳,市民就可以找国内一号难求的大专家看病,甚至一些疑难病也可以请国际专家会诊。这得益于2014年9月22日深圳开始实施的“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以下简称“三名工程”)。
培育和打造一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名医(名科)、名院和名诊所(名医诊疗中心),把深圳建设成为国际医疗中心城市。——“三名工程”不仅展现了市委市政府为群众办实事的决心,也体现了深圳“开放合作、共建共享”的卫生发展理念。通过四年的实施,已引进了228个国内外顶尖的医学团队,引入了中山大学、香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等一批名校名院来深办医院。借力三名工程,深圳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现“弯道超车”。
名医引领,学科发展“造血”成效显著
一名8岁女童反复发热3月,在就近医院诊断为“儿童急性播散性粟粒性肺结核”,但标准抗结核治疗2月无效,病情危重。患儿转入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郑跃杰主任果断建议行肺组织活检术,最后确诊为儿童急性耐药性播散性粟粒性肺结核。由于及时更改耐药结核治疗方案,患儿的病情得到了控制。这例病例报道在今年2月刊登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为世界各国儿科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儿童耐药性肺结核的诊治经验。
也是在今年,这家医院呼吸科医生还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柳叶刀》的子刊《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上报道了1例由腺病毒引起的塑型性支气管炎病例。
去年正值腺病毒感染在深圳流行,该院发现9例由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塑型性支气管炎病例,由于早期识别和积极干预,没有1例死亡。
一年内一个科两次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文章,是非常少见的。这两年,深圳市儿童医院在呼吸和感染专业领域大跨步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引入了由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世界儿科感染疾病学会执委、亚洲儿科感染疾病学会主席杨永弘教授领头的北京儿童医院呼吸团队。这是我国最牛的儿童呼吸团队,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全国专业领域排名第一。
这两年,杨永弘院士常驻深圳,核心成员著名的儿科呼吸专家申昆玲教授等也每个月来深圳。双方紧密合作,项目扎实推进。在三名团队的帮助下,市儿童医院建立了微生物研究实验室,成为国内少有的几个能进行儿童百日咳和肺炎链球菌分离分型的医院之一;呼吸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囊性纤维化、肺动脉畸形引起的咳血等一些疑难病、罕见病,都有能力诊断治疗。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他们还牵头建立了抗生素使用和细菌耐药监测网,全国19家儿童医院参与其中,填补了国内的空白。监测数据为我国儿科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2017年,深圳市儿童医院承办第十届世界儿科感染性疾病大会,在全国首次发布了《中国儿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行动计划(2017-2020)》,对于提高中国儿科感染医疗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三名团队的到来,帮助我们提升了国际视野,同时也带动科室的学术气氛。”郑跃杰告诉记者,两年来,科里已经有9人报考了首都医科大学的在职博士。
“深圳的三名工程做得很实,从市政府到医院,再到科室都十分支持这项工作,促进合作项目的扎实推进,所以说这种合作是成功的。”杨永弘院士点赞说。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深圳的“三名工程”柔性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和人才,在短时间内弥补我市医疗卫生人才短板,发挥人才引领作用。目前已引进的228个高层次医学团队,积聚了912名高层次人才来深或为深工作,其中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两院院士52人、国外院士15人。
这些引进的专家团队定期来深开展工作,开设专家门诊、指导疑难手术、会诊、病例讨论,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和谋划学科发展规划以及召开高水平医学学术会议等,不仅使我市居民在本市就能享受到国际、国内知名专家的医疗服务,也有力推动了深圳各医院医教研能力的全面提升。
(责编:夏凡、陈育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