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贵州 » 正文

全球报道:40年“基因”不变 三代人精神传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26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40年“基因”不变 三代人精神传承关岭供港澳蔬菜基地(陈志浩摄)40年前,贵州关岭自治县顶云公社的农民为“吃饱饭”“

原标题:40年“基因”不变  三代人精神传承

关岭供港澳蔬菜基地(陈志浩 摄)
关岭供港澳蔬菜基地(陈志浩 摄)

40年前,贵州关岭自治县顶云公社的农民为“吃饱饭”“铤而走险”,在全国率先推行“定产到组、超产奖励”的“顶云经验”成为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一声春雷。它冲破思想桎梏,唤醒沉睡的土地,调整了生产关系,改变了原有分配方式,极大地释放了生产力,并在探索“顶云经验”的艰难曲折过程中,凝结成“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顶云精神”。

40年来,顶云世代人走过了从摁下红手印“定产到组”到土地确权颁证,再到力推土地“打包经营”“塘约经验”“三变”改革,一次次为改革探索蹚路,顶云人世代始终与家国命运同频共振……

顶云一代:陈高忠 “顶云经验”的发起者与亲历者

11月14日,初冬,微寒。

眼前的顶云街道石板井村绿树掩映,粉墙黛瓦,房屋错落有致,就如一幅朴素的山乡油画。

晚饭后,82岁高龄的陈高忠牵着3岁的曾孙子照例来到全村人的休闲去处和精神家园——顶云经验纪念园。

高耸的顶云经验纪念碑,矗立在休闲广场中央。碑座正前方,镌刻着陈高忠等5位老人推动“定产到组”的画像。

“现在已有2个人不在人世了。”指着画像,陈高忠略显伤感。

“那个时候大家为了吃饱饭真的是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拧成了一股绳。”忆及40年前那段燃情岁月,作为当年探索“顶云经验”的发起者与亲历者,老人动情地打开了话匣子。

人民公社时期,社员天天被拴在那小点土地上,出工不出力,粮食收成一年不如一年,“大集体”生活下的社员们只能饿肚子。有当时流传在贵州农村“大食堂”的顺口溜为证:一进食堂门,稀饭几大盆;中间起波浪,边边淹死人。

而当时的顶云公社群众,这样“清可见底”的稀饭都难喝上。

1976年,以陈高忠为队长的陶家寨生产队有30多户180多人,人均年收入仅为56元,人均到手粮食100多公斤,许多家庭在过完春节后就断粮,常以野菜混合谷糠充饥。同样有群众自编的顺口溜:好个顶云坡,肥田沃土多;生产搞不好,家里不开锅。

民以食为天。为了解决大伙儿吃粮问题,1977年开春后的一天,陈高忠带领生产队6个“思想活跃分子”,瞒着顶云公社,冒着被扣上“走资本主义道路”帽子、“受批判”“坐班房”的风险,大家“赌咒发誓”严守秘密,以“打手模印”的方式,率先在顶云乡陶家寨实行“定产到组”“包干到户”的生产经营方式。

“当时也是怕得不行,但吃饭要紧,那段时间树皮子都已经吃完了,等死不如拼一下。”老人说。

“定产到组、超产奖励”可谓立竿见影。当年秋收,陶家寨的粮食产量比往年翻了两倍,人均分配粮食从原来的100公斤增加到250公斤,人均收入从56元增加到200多元,各家各户不仅吃上了饱饭,还存了不少粮食。

俗话说“没有不透风的墙”。1978年的春天,顶云公社28个生产队已有10个队开始效仿陶家寨生产队推行“定产到组”“包产到户”。而这一“破天荒”的做法也引起了县、地区、省和中央高度关注,贵州日报等媒体还进行了报道。

“我当时把后路都想好了,如果公社追责,我一个人顶了,要坐牢我也认了。”那段时间,陈高忠和社员们整日惶惶不安,不知道会面临什么样的结果。

“没想到后来不但没事,县里和公社的领导还鼓励我们继续干,当时我非常意外。”陈高忠老人说,后来才知道,这“意外惊喜”得感谢2个人,邓小平同志和时任关岭县委书记李清泉。

“李书记认为我们是在自己救自己,多收粮食也是为党作贡献贡,冒着被批斗的风险鼓励我们大胆试验,还把我们提出的‘包产到组’改为‘定产到组’;邓小平同志1980年肯定了‘包产到户’的做法,给我们壮了胆。”老人感慨不已。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陈高忠等7人摁下的“红手印”,引发了顶云公社的“土地改革”,“顶云经验”被人们称之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先锋。

“40年过去了,做梦也没想到咱农民能过上现在的好生活,这充分说明了党中央改革开放的政策是正确的。”陈高忠坦言自己从未后悔过当初的决定,更庆幸在党的领导下,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顶云二代:张波 让黄土地既能“生”粮还能刨出“钱”

54岁的张波是石板井村委会主任,记忆中父辈们当年为了能“填饱肚子”“斗智斗勇”的片段可谓“惊心动魄”。

“1976年,我们秧井生产队队长因带头搞‘定产到组’被公社抓了,生产队的社员跑到公社大闹,要求放人,僵持中,公社的武装部长把冲锋枪端着对着大人们,我们一帮小孩吓得大哭。”忆及当时的情景,张波很感慨,比起父辈为吃饱饭还得“铤而走险”,自己很幸运,赶上了改革开放大好政策。

越过了温饱线,还得跨过富裕坎儿。20世纪90年代掀起的打工潮让村民们将追求美好生活的目光从“向粮看”转为“向钱看”。

张波也不列外,被卷入“潮”中。

在浙江打工的几年,思想活络的张波学会驾驶技术后开始单独跑运输,收入逐年翻番。

然而,背井离乡最大的痛苦,莫过于上不能养,下不能教,得不偿失,张波决定回乡发展。2008年,张波回到关岭县,利用打工的积蓄开了一家汽配装饰公司,生意顺风顺水。

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心安。石板井村面对的现实是:汹涌的打工潮淘空了农村主要劳动力,“老龄化”“空心化”日趋严重。

如何才能将村民们召集起来共同发展?张波冥思苦想。

“当时在我们石板井村平均每户有1人在外务工,导致村里30%的土地撂荒。”

2014年,张波被当选为石板井村委会主任后关了自己的厂子,全身心开始为父辈“挣”来的土地“另谋出路”。

通过学习借鉴塘约经验、“三变改革”做法,张波与村班子成员商量,成立村级合作社,将群众闲置的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变一家一户“单干”为集约化生产,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

把父辈分到农户手里的地收回来搞集体经营?张波的做法遭到了村民们的反对和质疑。

“大家一方面担心土地租出去后收不回来了,另一方面认为土地不用来种粮食,种其它的不靠谱。”为打消村民的顾虑,张波逐一入户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并借鉴湄潭县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发放“土地流转经营权证”,让大家吃下“定心丸”。

2016年,按照关岭县提出的“能人+合作社+农户+公司”模式,石板井村以400元至800元不等的价格将村民们的土地集中在合作社,依托关岭“一县一业”关岭牛产业,大力发展养牛和种植草、猕猴桃、提子、蔬菜等产业。

“村级合作社还采用‘127’利益分配机制,鼓励村民以土地和资金入股等方式参与合作社分红。”张波介绍,10%用作项目管理资金,20%留作村级资金积累,70%用于贫困户分红。

近两年来,张波也向石板井村民交出了“集约化生产”的第一张成绩单:村级合作社发展关岭牛200多头,种植牧草700余亩、生姜、蔬菜共683.9亩、温克提子160余亩,平均每亩收入2.5万元;2017年,石板井村集体资金共215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1062户4389人走上了致富路。

“我们顶云人就是有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精神,只要觉得方向正确的,就不会畏手畏脚的。父辈创下的‘顶云经验’把土地承包到户是解决温饱,如今的顶云人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我们这一代人也要以顶云精神为引领,把我们石板井村村民带到富裕的道路上,让大家过上幸福生活,共同奔小康。”张波郑重承诺。

顶云三代:张力 带着娘家的“经验”出嫁

“今天我要到各村组重新核实享受农村危房改造贫困户的信息,晚饭可能要你自己回家做了,饭菜都是现成的,热热就行。”

“知道了,自从你当了村干部,就没指望能吃到你做的饭喽。”

午饭后,张力一边快速收拾碗筷,一边交代丈夫龙兴高。

龙兴高自己买了一辆货车跑运输,虽不理解妻子一个普通的村干部为什么每天比自己还忙,总有那么多“没完没了”的事,却也从未抱怨过。

25岁的张力是张波的女儿,别看她年轻,却已在关岭自治县岗乌镇岗联村当了两年文书。

“村里的文书可不比行政事业单位或公司的文员,每天除了日常资料的收集整理,村里产业发展、低保发放、医保收缴、调解矛盾纠纷等村里大大小小的事都得参与。”提起自己的日常工作,张力如数家珍。

作为土生土长的顶云姑娘,张力是听着祖辈的故事长大的,也一直以祖辈创下的“顶云经验”为荣。

“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在这么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我的祖辈们能冲破思想的束缚,大胆创新推行‘定产到组’‘包产到户’,非常了不起。”张力由衷说道。

40年前祖辈为“吃饱饭”开展“土地革命”;40年来,父辈为了“钱袋子”,在不断探索“顶云经验”,以“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顶云精神”,开启了“点土成金”的“产业革命”。作为顶云第三代子孙,张力2015年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她的目标还是这片生她养她的黄土地。

“不管任何时代,土地都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我相信黄土地也能‘刨’出小康生活。”张力说。

2016年与丈夫龙兴高结婚后,张力就参加了岗联村村干部竞聘,并当选为文书。期间,张力与岗联村支“两委”干部多次回自己的娘家石板井村“取经”,学习“顶云经验”,并借鉴石板井村成立村级合作社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带领村民发展产业。

“别人回娘家都是带的是东西,我带回来的是石板井村发展的‘经验’。”张力笑着调侃自己。据她介绍,村里现已流转土地500多亩,发展蔬菜、水果、种草等产业,仅2017年,村里种植的食用菌已达100万棒,种草200余亩,村民人均收入近9000元。

“祖辈创下的‘顶云经验’虽已成为历史,但顶云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永远都在,在当前决战脱贫攻坚中更需要这种精神。”张力认为。(孙蕙)

采访手记:

顶云“定产到组”“包产到户”虽不能成为群众致富的法宝,却是治穷根的“灵丹妙药”。

正如采访中关岭自治县委副书记、县长韦朝虎所说,不同时代赋予了“顶云经验”不同的内容,新时代的关岭干部群众唯有不断总结好、提炼好、推广好“顶云经验”,将“实事求是、敢干敢试、敢为人先”的“顶云精神”丰富升华成为“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贵州精神。为关岭全力推进改革发展、经济建设、农业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工作,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全面小康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采访中,在顶云新区内的产业园区,38家中小微企业,15家规模企业,仅2017年就实现工业总产值12.64亿元,累计带动就业4000余人;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扶贫车间”搬到家门口,群众实现家就近就业增收;“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关岭以“三权”促“三变”,推行“打包经营”,抱团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五户联保”养牛模式,探索出“关岭牛”养殖又一新路子......

今天的关岭已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也正处于一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建的高铁站、宽敞的城市广场、高端城市酒店、城市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现代商业中心、行政及文化中心、现代教育、现代旅游服务中心、产业园区等城市配套一应俱全,一座现代山城特色的文化休旅及绿色低碳的生态宜居新城正茁壮成长。

关岭之变、顶云之变,有有形之变,也有无形之变,体现在思想之变、思路之变、环境之变、素质之变、干部作风之变、产业发展方式和经营格局之变。变富了农民,变美了村庄,变好了风气,变强了集体经济,变高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变出了凝聚力,变强了战斗力,变优了向心力。 


(责编:邓庆雨、陈康清)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