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云南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 能复制 易推广 见成效

   2019-01-24 人民网1950
核心提示:原标题:云南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 能复制 易推广 见成效2003年以来,浙江省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

原标题:云南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 能复制 易推广 见成效

2003年以来,浙江省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云南省在学习浙江“万千工程”成功经验的同时,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出一些具有云南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建成了一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

如何在土地愈发紧张的现实下,既能美化乡村环境,又能保障村民利益及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玉溪市江川区前卫镇小街村委会下高桥小组进行了积极探索,有效化解了群众建房需求与建设用地不足的矛盾,解决了乡村基础设施欠缺的难题,被称为“农民上楼”新型农村集约化居住模式。

走进下高桥小组,两幢独立式6层单元房特别显眼。村民周留付刚刚拿到新房钥匙。“我们家选了一套160多平方米的新房,厨房、卫生间一应俱全。没有想到在农村也能住上这么洋气又方便的房子。”周留付说。

为什么会选择在村里建设小高层住宅呢?江川区前卫镇小街村村主任王学跃介绍,长期以来,由于缺乏规划建设管控,村内布局混乱,群众乱占乱围现象突出,道路狭窄,亮化、给排水、环卫等基础设施不健全,村内垃圾成堆,污水横流。为切实改善人居环境,2017年,按照“拆危房、除闲房、腾空间、建新村、换新貌、奔小康”的思路,该村全面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建设初期,村里成立了领导小组,认真细致调查摸底、深入每一户宣传动员,村干部和区、镇人大代表带头拆临拆违。拆除危房闲房、低效利用房46宗,临违建筑拆除率达89%,腾出有效空间2862.5平方米。接着,实施道路扩建、排污管道、行道绿化和景观节点建设等工程,并在腾出土地上建成占地1603.3平方米的小高层住宅。

江川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农民上楼”新型农村集约化居住这一新兴模式,将在江川区不同区域复制推广。

祥云县下庄镇金旦村,在短短几年时间里改房、改厕、改圈、改水,改变了过去的脏乱差现象,成为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一个典型。

“村里已整合资金120万元,引进庭院式污水处理设备‘中国罐’50个,鼓励农户将化粪池接入氧化塘,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利用。”金旦村党总支书记李世登说,动员群众建设过滤池、沼气池等净化污水设施,解决过去污水横流的问题,实现了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如今,走进金旦村,再也没有难闻的异味,村民日常生活用水通过“中国罐”处理后,水质可以达到一级B标,用于农田灌溉或水渠排放都没有污染。这一污水处理新模式,也正在金旦村周边迅速推广开来。

《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中明确提出,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开展试点示范,总结提炼出符合当地实际的环境整治模式和方法,以及能复制、易推广的建设和运行管护机制。

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表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云南省各地根据典型示范地区整治进展情况,集中推广成熟做法、技术路线和建管模式,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财力和工作实际,扩展治理领域,加快整治进度,提升治理水平,省农业农村厅将适时开展检查、评估和督导,确保整治工作健康有序推进。(王淑娟)

(责编:徐前、朱红霞)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