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对成都来说,意义非凡——这一年,成都GDP超过1.5万亿元,迈入新格局。从2014年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到2018年迈上1.5万亿门槛,这一年,是成都“跃升”年。
这一年,亮眼的不仅仅是整体经济成绩单。分项数据更是成都产业发展的最好证明。
记者从国网成都供电公司获悉,2018年全年,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售电量496.16亿千瓦时,同比增速11.20%。其中增速最大的,是大工业市场。作为反映经济运行变化的“晴雨表”,从大工业售电量的大幅增长折射出成都产业发展怎样的轨迹和信号?
售电市场高速增长 大工业增速突破12%
国网成都供电公司介绍,2018年全年,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售电量496.1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9.97亿千瓦时,增速11.20%。
其中,大工业、居民、一般工商业售电量分别同比增加12.04%、9.16%、9.06%,是售电市场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尤其是,大工业市场增速最大,重要增长点包括冶金实验厂、都钢钢铁等企业环保整改复产、京东方、捷普科技等电子制造企业产能释放以及新上电铁牵引、轨道交通项目运力增加等。居民、商业市场受“冬冷夏热”气温影响,电量大幅增长。
工业经济量质齐升
成都“主干”作用凸显
作为反映经济运行变化的“晴雨表”,大工业售电量的大幅增长背后,是成都工业经济的量质齐升。
2018年,成都工业经济运行总体符合预期,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省全国。数据显示,成都工业总量持续攀升,全口径工业增加值突破5600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7%,筑牢了产业支撑;占全省工业总量的45%,“主干”作用凸显。
这一年,成都工业增速稳中有进,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较全国高2.3个百分点。投资高位运行,工业投资在2016年、2017年“两年翻番”的基础上,2018年再度同比增长7.5%,增速较全国高1个百分点;全市458个亿元以上重大工业和信息化项目完成投资103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122%。为成都工业后续发展提供了源源动力。
这一年,“5+5+1”现代产业体系力量逐步显现。先进制造业稳步做大做强做优: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五大重点产业增加值增长10.8%,在全市工业总量中占比达82%。电子信息产业中,新型显示、5G示范应用、信息安全等领域跻身全国前列。装备制造产业中,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在国内呈现并跑领跑势头。医药健康产业中,生物技术药、高端诊疗设备等领域处于全国前列。新型材料产业、绿色食品产业不断创新,加快向高质高端发展。超前布局新兴产业,氢能产业链初步形成,建成中西部首条氢燃料电池示范线和首座加氢站。
这一年,“高质量”成为产业发展关键词。成都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强力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20个重点领域产业生态圈建设。此外,还明确了23个制造业产业功能区主导产业和细分领域,编制完成“两图一表”。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钟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