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财讯 » 正文

全球财经报道:中国31省份经济年报 南北分化明显 粤苏GDP跨过9万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2-11  来源:搜狐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31省份经济年报:南北分化明显 粤苏GDP跨过9万亿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经济运行数据后,31个省份的2018年经济年报也陆续揭

原标题:31省份经济年报:南北分化明显 粤苏GDP跨过9万亿

国家统计局公布全国经济运行数据后,31个省份的2018年经济年报也陆续揭晓。

第一财经记者对各地统计局和公开公布的数据进行梳理后发现,2018年,共有13个省份经济总量超过了3万亿元大关,其中广东、江苏两强突破9万亿元大关。

粤苏GDP差距再扩大

广东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并经国家统计局核定,2018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277.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8%。这也是第一经济大省广东GDP首次突破9万亿元大关。

与此同时,第二经济大省江苏也迈过了9万亿元的门槛。2018年,江苏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2595.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7%。

值得注意的是,自1989年广东经济总量登顶榜首以来,广东已在这个位置上坐了30年。且在2018年,粤苏经济总量的差距继续扩大。

第一财经记者查阅历史数据发现,广东2008年的GDP领先江苏0.58万亿元,其后7年差距逐年缩小,2015年为0.27万亿元。

但就在江苏连续7年追近广东后,2016年,广东对江苏的领先优势又重新扩大,GDP总量相差达0.34万亿元。2017年,广东领先江苏3978亿元,到2018年,差距又扩大到4682亿元,延续了2016年以来的趋势。

广东领先优势的重新扩大,一方面在于经过多年的努力,广东尤其是珠三角的产业转型升级已经初见成效。

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田伯平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江苏原有的产业结构与广东有一定差异。广东原有的外向型产业中,有相当一部分产业是上世纪80、90年代进入的外资,且以日用品生产为主,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也最大,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广东的产业转型升级也比较早,力度最大。这几年,广东已经逐步走出调整的过程,在创新驱动的道路上走出比较快的步伐,重新焕发了活力。

相比之下,江苏的外资主要是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进入的,以跨国公司为代表,尽管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冲击较小,但近几年增速逐渐放缓,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过程中。

另一方面,从城市结构来看,广深作为两大一线城市,集聚高端要素的能力更强,现代服务业更为发达,对整个珠三角地区的转型升级起到非常重要的服务和带动作用。相比之下,无论是苏州还是南京,江苏中心城市的服务带动作用都与广深有较大的差距。

南北分化明显

在粤苏之后,第三经济大省山东2018年GDP达76469.7亿元。虽然在十多年前,山东的经济总量曾超过江苏居第二位,但近年来,其与粤苏两强的差距在不断拉大。目前,山东与广东的差距超过了2万亿元,与江苏的差距也在1.6万亿元左右。

对山东来说,与前面标兵的差距越来越大,而后面追兵的脚步却越来越近。第四经济大省浙江的经济总量虽然只有山东的73%,但2018年,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6598.08亿元,增长11.1%,超越山东跃居全国第四。其中,税收增长了11.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84.7%,财政收入质量较高。

浙江的主体税种增速都比较高,分析背后原因,数字经济等产业的带动十分关键。浙江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54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占生产总值的9.9%,比重比上年提升0.4个百分点。

同时,数字技术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数字产品、智能产品生产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较快。数据显示,2018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17.6%,比工业总产值增速高6.3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为36.4%,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

山东与粤苏经济总量差距扩大,其财政收入又被浙江赶超,恰恰是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大格局的一个缩影,即自2013年迄今,我国经济增长由“西快东慢”转变为“南快北慢”,南北分化十分明显。

尤其是东北、华北的不少省份,经济以重化工业、大型国企为主,能源重化产业占比太大,2013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能源、原材料价格随之下行,这些省份的经济增速也随之放缓。

目前,经济增速较快的省份基本来自南方地区,增速前十名的省份中,除了位居第六的陕西之外,全部来自南方。增速靠后的省份主要来自华北、东北、西北等地。例如增速排名后五位的省份分别是天津、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和辽宁,都是来自东北和华北。

标准排名城市研究院院长谢良兵认为,南北方经济差距拉大的背后是传统产业与新经济之间的比拼,是开放创新快与慢的差别。这一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化在双创领域也呈现出同样的表现,即南北差距正在拉大,创新驱动正在成为经济转型的主要抓手。

不过,经过近几年的调整和转型之后,部分能源重化省份逐渐走出低谷,重新焕发活力。例如,2018年,辽宁GDP增速位居东北三省首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8%,继续保持在全国第三位。

再比如,山西统计局分析指出,2012年以来,由于受国际国内环境及山西省特殊产业结构的影响,山西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困难时期。2012~2016年,山西GDP总量在12000亿元的平台上“徘徊”了五年,在全国的位次也由第21位退至第24位。

不过,近两年来,山西经济逐步企稳回升。2017年全省经济总量突破“僵局”跃上了15000亿元台阶,在全国的位次由第24位前移至第23位。2018年再次跃上了16000亿元台阶,上升至全国第22位。

贵州云南持续发力

2018年,贵州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4806.45亿元,比上年增长9.1%,增速高于全国(6.6%)2.5个百分点,连续8年位居全国前列。

贵州省社科院研究员苟以勇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近年来贵州经济快速发展,地方政府准确地把握了政策和时机,抓住了发展的机遇。在大力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同时,又抓住了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的机会,抓住了产业发展的规律。

数据显示,2018年,贵州支柱产业持续发力。全省煤电烟酒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合计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9%,增速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经济的贡献率为75.2%,比上年提高35.0个百分点;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合计利润比上年增长26.7%,均比上年有所加快。

在工业强省的同时,贵州还适时抓住了大数据发展的机会,同时大力发展烟酒茶、旅游等产业。数据显示,2018年全省与大数据相关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9.7%。

同时,2018年贵州旅游业持续 “井喷”。全省旅游总人数9.69亿人次,比上年增长30.2%;实现旅游总收入9471.03亿元,增长33.1%。

同处西南地区的云南经济增速也名列前茅,达到8.9%,高于全国水平2.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98.86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6957.44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8424.82亿元,增长7.6%。可见,云南经济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动。

数据显示,去年云南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其中,电力行业保持高速增长,对云南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5%,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3.0个百分点,成为第一大拉动力。

从发展阶段来看,地处西南的云贵地区山地多、平地少,是我国经济发展较为滞后的地区之一,工业化、城镇化、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公共服务的发展水平都比较低。虽然云贵地区目前总体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初期、中期,但未来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其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除了云贵,2018年,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江西、安徽和四川的经济增速也都达到或超过了8%,湖南和湖北的增速也都位居前十位。

专家分析认为,长江中上游地区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劳动力充足,优势十分明显。随着交通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近年来承接了珠三角和长三角大量的产业转移落地,经济也随之高速增长。 

责任编辑:王少龙 UN884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