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货币政策怎么走?听央行和经济学家说
“不搞大水漫灌”已成为近期央行发声的高频词汇。那么,货币政策到底是不是重回了“大水漫灌”的老路?货币政策应该转向宽松吗?一起来听听央行和经济学家的观点。
周学东(央行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还谈不上货币政策转向偏宽松。1月新增信贷创出天量,表内贷款多增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表外融资的减少。2018年,资管产品规模由此前的100万亿元收缩了6%左右,主要是表外业务中的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在收缩。银行表外业务是不受资本约束的,不计提风险准备。这一部分收缩的情况下,合规的有必要上升,因此表内贷款多增可以对冲表外业务收缩的影响。一减一加,总量是大体平衡的,谈不上大水漫灌。
孙国峰(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增长率保持基本稳定,没有搞“大水漫灌”。稳健是货币政策工作原则指导思想,主要是要以“稳”为主,稳中求进,关键就是要松紧适度,要把握好度。要和保持经济平稳增长这样稳定的要求匹配,既不能多也不能少。
具体来看,就是和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当然为了熨平经济的周期波动,在经济的上行期,为了防止经济过热或膨胀,货币和社融规模增速可能比名义GDP增速略低一些,下行期为了对抗紧缩,会高一些,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阮健弘(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稳健的货币政策没有变。理解1月份数据还是要看一些比较关键的背景数据。宏观杠杆率是比较稳定的,2018年去杠杆的成效比较明显。初步测算,2018年我国杠杆率比2017年下降1.5个百分点。而在2012年到2017年,杠杆率年平均涨幅是11.8个百分点。应该说2018年是2012年以来,我们首次实现了降杠杆。
从结构来看,杠杆率结构进一步优化。与2017年相比,住户部门杠杆率上升了3.8个百分点,但增幅比上一年同期收窄了0.6个百分点;政府部门的杠杆率上升了0.5个百分点,增幅是比2012年到2017年的平均增幅低0.3个百分点;企业部门的杠杆率则下降了5.8个百分点,2012年到2017年的平均增幅是7.3个百分点。
杠杆率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实体经济稳中向好;二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和今年强监管的政策效果结构显现,表外占比得到明显的控制,表内融资增速有所提高,宏观杠杆也得到了较好监管;三是地方政府的担保行为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主体债务增长受到明显遏制。
曹远征(中银国际研究公司董事长):货币政策没有放松,这是杠杆开始企稳的表现。现在不是货币政策放松,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金融稳定性凸显。今年的融资安排基本就是流动性补充、稳杠杆,避免更大的金融风险出现。2016年以来,2017年、2018年,央行在不断变化进行双支柱调控。1月份金融数据体现的更多是金融稳定政策的实施,而不是货币政策的放松。
鲁政委(兴业银行(16.610, 0.21, 1.28%)首席经济学家):从市场角度看,大放水的边界是宏观杠杆率是否出现趋势性上升,为此不必设定一个绝对值,可以给一个区间。
连平(交通银行(6.200, 0.08, 1.31%)首席经济学家):2018年以来,银行体系信贷以及存款、资产负债各个方面都朝着收紧的方向运行。在经济稳中有变的背景下,货币政策进行逆周期调节,方向非常明确,也是货币政策最重要的功能。
1月整个金融数据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谈不上“大水漫灌”,完全符合逆周期调节的政策要求。货币政策给市场指明一个方向,不是简单的对目前状态的评价,而是要能够给未来一个展望,有一个政策的趋势性描述,使市场能够对未来看得更加清晰一些。
刘尚希(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不搞大水漫灌”的含义不是说放水与不放水的问题,而是要不要走老路的问题。一再强调我们没搞大水漫灌,潜台词就是我们没走老路。从短期来看,还是要进行需求管理,这既是“六稳”的需要,也是金融稳定、经济稳定的需要。
不能简单的拿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社会融资规模,尤其是一些月度指标去过度解读。货币总量不完全是货币供应的闸门能管住的,还涉及货币的乘数、周转速度,涉及到货币状态,这与实体经济有关。不谈货币状态,很难判断货币的需求情况。
在不同条件下,货币总量不一,要根据实体经济的变化来调节货币水龙头,是拧大还是拧小,不能说拧大一点就是大水漫灌。这不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来操作货币政策。
另外,货币信贷政策又有所不同。在实体经济自身的需求上,想不想贷是实体经济企业决定的,敢不敢贷是金融机构决定的,受监管影响大。
常建(巴克莱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货币政策面临的压力是支持经济稳增长,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稳定需求和减轻企业负担的作用。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从1月信贷数据上已有所体现,开始企稳。但从其他方面来看,例如,大宗商品价格目前有一定下行,预计PPI有可能在一季度转负。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的真实贷款利率有可能上升。
责任编辑:张国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