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龄之,文化讲坛追梦者
文化讲坛的追梦人
-- 张龄之,奋斗的芳华最美丽
市场报网络版中国零距离江西九江讯:(本报记者罗会青、韩同瑞) 江西省九江市人;寻庐讲坛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华贤母文化传播大使、江西书院文化研究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赣图大讲堂、湖南湘图讲坛讲座嘉宾、泰国清莱中华文化促进会爱心大使、九江文化研究院教授、“江西社科大讲堂”专家库讲师。
(一)
奋斗的芳华最美丽!这是全国公共图书馆重点讲坛——“寻庐讲坛”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龄之(原名张健)一直以来内心深处的强烈情怀。时光清浅,转眼张龄之已经勤勤恳恳地工作了二十多个年头,这段经历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却饱含了许许多多的纠结与憧憬、痛苦与希望,恍若卷起又铺开的人生编年史,一桩桩都是亲力亲为,用心在沉淀。
张龄之从小就是一个人见人爱、漂亮可爱的小女孩,但她在心里却感觉自己是个自卑的“丑小鸭”。那时年少的她,总觉得别人的世界是那么的精彩,令她望尘莫及,人也开始因为迷茫而变得不自信;对比之下,自己似乎一事无成,甚至觉得自己百无一用。因而,深深的自卑让她时常封闭自己,她变得越来越沉默,不喜欢扎推儿,不善于交际,时间一长,竟养成了内敛、低调的性格。但是,她的脑袋却没有片刻的消沉、停息,她常常在思考:我能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我前行的道路究竟在何方?一连串的拷问,噬咬着她,让她痛苦、彷徨。从事着日复一日机械重复的工作,她体会不到创新与激情,感觉到的是无所事事的慵懒与闲散。张龄之似乎一直在路上寻寻觅觅,风风雨雨、跌跌撞撞,携带着对人生的思索,携带着迷惘,直到她领悟到:惟有把职业与兴趣爱好融合在一起,生活才会形成核心,当工作和生活围绕这个核心而展开,便组成了一个整体,人生前进的方向才会清晰。
目标明确了,她的生活才开始豁然开朗,才产生了由蛹化蝶的蜕变,手中的工作也因此充满了劳动的热忱。
(二)
往事是非常奇妙的历程,时间能让记忆有一种成长的印记。当年参加工作后的四年里,张龄之成为了武宁县清江乡、罗坪镇的乡村干部,先后被分配到清江乡大田村、罗坪镇沙湾村包村蹲点。
那年月,田间地头常常出现这样一幕:一个晒得像非洲人一样的年轻姑娘,戴着草帽,挽着裤腿,光着脚丫,下雨也不打伞,走村串户,行走在田间地头,收税、缴公粮,抓计划生育,帮农民做棉花营养钵、割稻、插秧……干得热火朝天。
那时的张龄之是个特别要强的姑娘。当时,乡干部常常帮农民干活,从小生活在城里的张龄之迅速适应了农村工作的要求,经常帮着驻村农户插秧、割稻,有好多次还被蚂蟥钻进了小腿肚;为了方便工作,她扶着墙练习骑自行车,门牙都摔掉了两颗,硬是练出了可以像男同事那样,骑单车过独木桥的本领;开展农村工作几乎要天天下到村里,并且需要有乡干部每天驻守,工作多的时候忙到深夜、凌晨回不了乡政府宿舍是“家常便饭”的事情,和她一块儿包村的同事因孩子还小,要每天往返回家照顾孩子,张龄之便主动请缨留村驻守,这一留往往便是十天半个月……
那时候,张龄之是用青春承受着纷至沓来的艰辛:由于农村条件艰苦,一个月难得洗一次澡;乡村食堂只负责蒸饭,不炒菜;母亲在县城的家里为她准备好酱干、榨菜之类的下饭菜,装在罐头瓶子里,托班车司机带给她,她一吃就是半个月,即便发馊变味也舍不得倒掉。整整四年,张龄之与老百姓打成了一片;她勤恳踏实,没有心机,干别人不能干的事,吃别人吃不了的苦。辗辗转转,她调到武宁县委干了八年,在县委工作期间,她练就了一手漂亮的钢笔字;2004年是一个转折点,她调到九江市委工作。她的组织、协调能力在此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工作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在一个人清静独处时,她依然在努力地思索着如何找到人生用力的方向。
(三)
对于张龄之来说,心中的梦想从来都没有断档。当她发现这些年,“我”被无意识的繁杂拖着走,无趣的繁杂又损耗了大量的时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命的时钟挽留不住地往前奔走。张龄之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慌和紧迫感,要只争朝夕,要让有限的生命活出自我,实现价值。
然而,正当她蓄势待发的节骨眼上,母亲罹患癌症去世。在背后以温煦目光注望自己的母亲永远离开了她,今后内心纵有千般辛苦,凭谁去说?她感到了深不见底的孤独和悲痛,感觉身心俱疲,意志一度变得消沉。但,心中有追梦情怀的人,一定会找到机会点燃理想希望的。她静谧审视自己的心性与思绪,发现正是因为自己不甘平庸,所以才有刻骨铭心的痛苦。她确实不甘心,哪怕是能发一点亮光,也不枉此生,这是自己人生观的基点,也是冰山的底座。这些年,自己被这个底座托举着,过着平凡的日子,却倔强地抵制平庸。而实现梦想的路似乎不止一条,脚下的三岔路口时时出现,自己何去何从?她忽然想起别人对自己说过:“张龄之明明可以依靠颜值活得逍遥自在,却偏偏要去打拼才华,你的烦恼是自找的。”想到这些,张龄之忽然感悟到:实现梦想需要机缘,需要铺垫,但更需要走正道,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才走的踏踏实实。
审视内心之后,张龄之觉得当下最为紧要的是要让自己的心不再浮躁,非宁静无以致远,什么事情能够让自己安静下来呢?她想到了书法。对于张龄之来说,每一段经历都不是多余的,在武宁县委工作期间练得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没想到成为她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出发点。她拿起了毛笔,寻师拜友,坚持临贴,先习魏碑,后攻小楷,细细揣摩,终于有所领悟,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及省市书法作品展,最终成为了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让张龄之能够静心静气地专注一件事,戒除了浮躁和虚空。
(四)
有了真切的兴趣爱好,张龄之的人生便有了重心,在与书法艺术厮磨的日子里,她深切感受到个人文化底蕴越丰富,其品位就越健全,其趣味就越清晰,也就愈加获得内心的自由,尽管不一定更幸福,但是至少不再空虚和迷茫。她暗暗为自己定下一个行为标准:工作上,习勤劳以尽职;生活上,求学问以广才。
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遇见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作家。她向这位慈祥的长者述说了心中追梦的痛楚。老作家沉默半晌,连问了三个问题:“你对什么感兴趣?你真正的爱好是什么?你最擅长的事情有哪些?”张龄之回答道:“小时候特别羡慕老师能够在课堂上厚积薄发,教学相长。我喜欢演讲和朗诵,市纪委曾经请我为几十名女同志就如何搞好妇女工作作过专题讲座,大家都说我讲得好。接着,全市公安系统女干警培训班也请我作讲座,也说我讲得好。”
老作家鼓励她说:“话须通达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你的演讲能够打动人,说明你所见者真,所知者深。既然有这样的能力,就可以发挥出来,主动投身到广阔社会生活中去。”
就这样,讲座这个包含文化基因的爱好,在张龄之心中播下了梦想的种子。因为张龄之生活和工作的九江是“母爱之城”,九江还有著名的“中华贤母园”,因此,早期张龄之将“贤母文化”作为研究的课题,这对于她来说,既是一个起点,也是一场考试。
为了写好讲稿,张龄之深入到相关实地采风,到图书馆翻看相关书籍,经常加班加点到深更半夜。有时候,下班后,为了整理讲稿,整栋办公大楼就只有她一个人。春节期间,除了大年除夕夜看春晚,她天天都在写、写、写……自此,她走进了全国知名讲坛——赣图大讲堂、寻庐讲坛,还走进党校、大学和各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到湖南、广东等外省多地去巡讲,大大小小的讲座加起来已经有几百场。数字是枯燥的,可谁知道几百场讲座后面凝聚了她多少心血和汗水啊,没白没黑地写讲稿,全都带着指纹和体温,东奔西走也成为她业余生活的常态。
演讲让张龄之掌握了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准确的表达方式,使得不同事物在相遇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相互激发、相互补充的效果。她觉得选择讲座课题的过程就是不断在升华自己的过程,她明白涵养自己就是一条最近的路。为此,她不停地鞭策自己,她发现只有情绪饱满、锐不可当时,才可以让想弘扬的正能量直指人心。
目标明确后,她的精力开始旺盛得叫人吃惊,一鼓作气地推出了《弘扬贤母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家风家训·党性修养》、《勤政廉洁,赢得海晏河清、朗朗乾坤》、《党员干部的“五慎”自律》、《树优良家风·促和谐社会》、《中华礼仪和个人修养》、《中华美德与社会和谐》、《千古才女李清照》、《女皇武则天》等一系列主题讲座。
多年淬炼,终有收获。纵观张龄之讲座主题,发现她善于将讲座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大致形成廉政文化、党性修养、经典国学、贤母文化、历史人物、九江山水人文、女性素质和礼仪文化等几大类。
涉千里远途,具一瓣诚心。因为对待工作的认真负责超越常人,她真正做到了用爱心去弘扬,用情感去交流,用大美去涵盖;我们从中体会到一份热爱,看到了她丰富的知识储备、对历史和人文的敏锐感悟以及创作上的灵气。
风雨遥迢不知远,寒暑交替笑艰辛。张龄之相信自己的内心,心一触念,梦想点燃,就会找到自我的支点,走一步就有一步的风景,进一步就有一步的欢欣。
(五)
张龄之是一个不计得失的人,是一个心有大爱、胸怀使命的人。她坚持公益讲座,到党政机关和寻庐讲坛演讲,她都谢绝了酬谢的红包;在外地和一些企业,即便获得辛苦的报酬,也基本上捐献给了贫困学生,因此获得了由“寻庐讲坛”授予的“文化爱心使者”称号。
这就是张龄之:充满正义感,承载责任和担当。她多年如一日,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持之以恒,弘扬阳光一般的正能量。别人看似枯燥、单调的领域,她却乐此不彼;别人认为艰辛、曲折的道路,她却执着求索。勤勉在工作里,耕耘在讲坛上,潜心在笔墨间,张龄之与努力相随,与成长同行,她用爽朗与乐观把心窗一扇扇打开,复制着春风般的心情,追求价值,传递知识,弘扬正能量,她用一颗纯净、炽热的心,激励着自己,影响着他人,一往无前、无怨无悔。
来源: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网络版中国零距离
责编:韩同瑞、审核:张宝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