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话题:美媒 中国的垃圾战像一次“大考”

   2019-07-03 星岛环球网20620
核心提示:彭博社6月30日报道,原题:中国对垃圾发动的战争也是全世界的垃圾战争,报道全文如下:眼下,垃圾正成为上海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

彭博社6月30日报道,原题:中国对垃圾发动的战争也是全世界的垃圾战争,报道全文如下:

眼下,垃圾正成为上海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从本周一开始,上海市要求居民和商家把垃圾和可回收物放入不同箱子里。这是一项艰巨任务:上海每年产生900万吨垃圾,且同中国所有其他城市和乡村一样缺乏基本回收体系。

中国并非唯一面对此类问题的国家。从2018年起到2050年,人类将以两倍于人口增速的速度产生垃圾,其中大多数增量来自发展中国家。能否建立良好的回收体系至关重要。中国在这方面的经验无异于首次“大考”。

在全球大部分地区,推动回收业的是逐利行为而非环保关注,在很大程度上由拾荒者完成。没有这些人,垃圾将堆积如山。遗憾的是,随着生活逐渐富裕,愿意拾荒的人越来越少,城市也排挤那些不受人待见的小型回收企业。

早在2000年,中国政府就已预见相关问题,指定8座城市展开垃圾分类收集试点。但很多城市不仅缺乏回收设施,居民也未被给予应有的教育。无知仍普遍存在。去年对中国3600名大城市居民的调查显示,近3/4不知如何正确垃圾分类。但中国坚持尝试,2017年宣布在大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过去两年来,已有多个城市展开相当规模的试点。如今,上海的新项目最引人注目,是中国此前从未尝试过的大规模市政回收举措。关键是,该体系非常公开且具惩罚性。

从社交媒体到当地甚至全国报纸,上海利用各种宣传手段解释居民如何以及为何需要这么做。据说新规同样适用于外国游客,备受民众欢迎。尽管担心费时费力,中国年轻人似乎很支持该项目。

但这项工作任重道远。上海和中国其他城市仍需建造即便是仅处理已被正确分类的垃圾所需的复杂设施,需要多年时间和巨额投入。

尽管如此,上海已令居民在社交媒体上、小区里和家中思考并讨论垃圾分类的现实本身,就是巨大进步。这为其他发展中国家上了一课:打造现代垃圾管理体系的第一步是教育公众,形成一种全体公民责任的理念。上海的垃圾分类新项目可能将成全球典范。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qqzyw999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