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河北 » 正文

全球河北频道:82岁老兵获 国庆纪念章 曾守41年秘密 两次击落敌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9-30  来源:网易
核心提示:(原标题:82岁老兵韩泽民守41年秘密:两次击落敌机,立一等功)韩泽民已经82岁,一头白发,拄着一根黑色拐杖,提起过往经历时,

(原标题:82岁老兵韩泽民守41年秘密:两次击落敌机,立一等功)

韩泽民已经82岁,一头白发,拄着一根黑色拐杖,提起过往经历时,神采奕奕。一枚白边红心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被他小心翼翼的锁在书桌抽屉里。

他是河北邯郸大名县供电局的退休人员。他也是一名退伍军人,曾是我国第一批地空导弹部队当中的一员。

2019年八一建军节前夕,大名县电力部门对退休职工中有过参军经历的老人上门统计普查时,在确认符合相关规定、不会泄密后,韩泽民打开那口老式大皮箱,把深藏的“一等功”和“提前晋级晋衔”奖状,拿出来示人。此前41年来,家人朋友从不知晓,这位退伍军人,曾经参加什么战役,立下过什么战功,获得过什么荣誉。

原来,韩泽民在入伍22年中,曾两次参与伏击战,两次参与击落美制的U-2高空侦察机,因此获得一等功,提前晋级晋衔。在媒体诸多报道后,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老人的事迹,他开心的,是那些失去联系的战友们,通过报道辗转联系到他。

每当人们问起,军旅生涯中最宝贵的事情是什么,他都会指向墙面上挂着的照片,那是他所在地空导弹二营和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合影的照片,“你看,我站在毛主席后方的第十二个。”

全文4122字 阅读约需8分钟

图片

韩泽民1992年“提前晋级晋衔”奖状。新京报记者 左燕燕 摄

图片

韩泽民1994年获得一等功奖状。新京报记者 左燕燕 摄

代号“543”

穿过大名县供电局老家属楼,破旧的房屋多数已经搬空,沿着小路走到深处,是韩泽民的家,堂屋正中间,毛主席的照片挂在墙面正上方,照片右下方,是一张上百人的合照,题字“毛主席同党和国家其他领导同志接见空军英雄部队全体指战员合影”,显示时间是1964年7月23日。这是韩泽民最宝贵的一张照片,是他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

家人同事知道韩泽民曾经入伍当兵,曾经和主席合影,但他们都不知道的是,韩泽民在部队期间,当的是什么兵,打过什么战役,立下什么样的功绩,才得以和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合影。这荣誉,韩泽民隐藏了41年。

故事还得从1956年说起。

那一年,新中国开展征召第一批义务兵工作,19岁的韩泽民作为家中独子,正跟随父亲来到北京,复习筹备高考,他瞒着家里,填报了入伍申请书。回忆起当时的选择,韩泽民内心坚定,在他看来,部队是一个大熔炉,高考还要复习一年,当兵可以保家卫国,是每个青年人应尽的责任。

收到通知书后,韩泽民告诉了自己的父亲,那是一位老革命干部,思想比较开明,父亲很高兴,鼓励他,“这是好事,你去吧”。

韩泽民先是在北京军区新兵连集训,后调入空军雷达部队,平时驻扎在保定地区。

1956年3月,中国政府决定在空军建制内组建地空导弹兵。公开资料显示了这段历史的背景和过程:是为了打击美国和国民党空军高空侦察机对大陆的窜扰活动,在百废待兴、经济相当困难的情况下,由苏联向中国提供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并派专家组来华帮助组建和训练中国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同年10月6日,空军第一支地空导弹部队——地空导弹第1营成立。12月6日,北京军区空军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地空导弹第2营。1959年1月18日,南京军区空军又在江苏组建了地空导弹第3营。从此,地空导弹兵成为人民解放军序列里的一个崭新的兵种。当时为了保密,部队代号为“543”。

1958年,在雷达部队锻炼了2年的韩泽民成绩突出,被选入中国地空导弹部队二营,成为绝密“543”的一员,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导弹兵,开始了另一段艰苦的军旅生涯。

经过苏联专家的集训、甘肃酒泉的试射训练,韩泽民在“指挥中枢”一连担任导弹指令发射车操作手,回忆那一段训练的过程,韩泽民觉得最困难的,是各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设备的操作,从无线电基础理论,到指令发射车的操作,再到设备里有诸多零件维护和检查。而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要保证所有的设备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时刻备战。

图片

韩泽民家中挂着和毛主席的合影。新京报记者 左燕燕 摄

两次打下U-2高空侦察机

韩泽民的家中,一个旧式的灰色大皮箱里,锁着两份发黄奖状,被卷成圆筒形深藏箱底。

一张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司令部和政治部于1962年9月颁发,韩泽民在完成任务中因成绩优异获得一等功。另一张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政治部于1964年7月颁发,显示韩泽民在保证完成作战任务中,成绩优异,授予提前晋级晋衔。

两张奖状,记录了他在地空导弹部队,曾参加的两次战役,两次参与打下U-2高空侦察机。41年来,从未示人。

U-2高空侦察机,由美国研制,飞行时高度是两万5千米以上的平流层,是普通飞机的2倍以上。公开资料记载,U-2侦察机能不分昼夜于高空执行侦察任务,装备有8台照相侦察用全自动照相机,在和平时期、危机、小规模冲突和战争中为决策者提供重要情报。1958年3月开始对中国进行侦察,有资料显示在中国共计损失五架。

“U-2当时被击落时,国外都在疑惑,到底是被什么打下来的。”韩泽民回忆说。

韩泽民介绍了当时导弹营的分工与合作。二营分为四个连,他所在的一连,属于指导连,是全营的大脑和心脏,根据营长的命令,发射导弹。2连是发射连,负责把导弹安装到发射键上,和雷达同步转;3连是技术保障连,保证导弹加入氧化剂,测试导弹各种所需设备是否正常;4连是通信连。而打下敌机,是全营几百名战士合力的成果。

第一次战役,是在1962年9月9日。韩泽民描述,当时全营300多人,上百辆车,伪装成地质勘测队,进入U-2经常窜扰侦察的江西南昌,在山上扎营。经过一个多月的埋伏后,9月9日,U-2进入了二营火力范围。此时他是一名导弹兵,负责导弹发射定位工作。三枚导弹直冲云霄,敌机瞬间被击落。

经过这第一次的击落,敌人提高了警惕,加装了电子干扰装置。要想再次击落,就要在被发现之前发射导弹。韩泽民回忆,从打开制导雷达天线到导弹升空,必须在8秒钟之内完成。

为此,韩泽民和战友们辗转甘肃、云南等人烟稀少的地方反复试验。为了不暴露目标,他们夜行到达阵地,住帐篷、吃野菜。那是一段艰苦的经历,韩泽民想起,吃饭的时候,忽然来了一阵风,刮得碗里边都是沙土。“我把上面那层沙土拨一拨,就那样吃了。”

1964年7月7日,韩泽民所在二营在福建漳州再次成功击落U-2高空侦察机。这一次,韩泽民担任作战指令发射车主任技师。伏击前,他和战友们再次便服夜行到达阵地,与外界完全隔绝开来,就连家里人也无法知晓。击落U-2后,韩泽民回忆当时自己激动的状态,从车里面出来时,他说“我们中国人算是出了一口气,打出了我们的军威、国威。”

《解放军报》 2004年07月20日也报道了这段历史,1962年9月9日,一架U-2经福州、南平,沿鹰厦铁路北进,直飞江西境内。3枚导弹直插云霄。敌机翻滚着在南昌东南15公里处坠毁。1964年7月7日,台湾两架U-2和一架RF-101A高空侦察机同时从上海、汕头和广州方向入窜。12时30分,南路一架U-2调转航向向漳州飞行。当敌机距我阵地32.5公里时,两枚导弹直向U-2扑去。敌机飞行员刚接到预警,未等机动转弯,“轰”的一声,敌机折戟沉沙。

因为这两次伏击战,韩泽民受到空军司令部、政治部的奖励,提前晋级晋衔,被破格提拔为2星中尉。1964年7月23日,韩泽民所在的地空导弹二营被授予英雄营称号,韩泽民荣立一等功。

同年7月23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二营干部战士,并和他们合影留恋。

图片

9月26日,韩泽民在家中拿出“庆祝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奖章”。新京报记者 左燕燕 摄

退伍深藏功与名

1978年,军队裁军,韩泽民结束了22年的军旅生涯。

其间,他在1966年,离开了地空导弹二营,到上海的导弹十四营任一连连长。1968年,韩泽民调至导弹三十一营任营长。1969年,韩泽民调至导弹六十营任营长。1978年,41岁的韩泽民选择服从部队安排,到齐齐哈尔铁路局工作,任电务段段长。3年后,考虑韩泽民和爱人常年两地分居,家中还有5个孩子,他被转到老家大名县任城关镇电力站站长。

从部队转业后,韩泽民深藏功与名,从未向别人提起自己过去的作战经历,在他看来,这些战功,都是国家机密,需要自己一辈子去保守的秘密。

供电局的工作和日常的生活中,韩泽民军人的作风未曾改变。

韩泽民负责的辖区机关多、工厂多,还有29个行政村。当时的电网结构薄弱,经常停电,如何安全保障电力供应,是对他最大的考验。半年时间,他骑着自行车看遍了辖区内所有变压器,带领同事施工和抢修现场,到居民区普及用电知识。同事们常常开玩笑,“老韩只有工作得空了,心里觉得没啥事了,才想起来回家。”

辖区内小企业和小作坊多,当时,偷电漏电的情况时有发生。查偷堵漏,成了韩泽民的另一项重要工作。这是个得罪人的差事,同事马继书这样形容,他不讲情面,只要发现有偷电的,就会按照全国供电规则办理。在供电局,韩泽民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在孩子眼中,父亲是严苛的,家中五个子女,他严格要求,会纠正孩子们的走路姿势,家里的灯泡必须用度数最小的,连种菜都必须排列得十分整齐。家中长子找工作时,想让父亲利用关系帮忙,韩泽民也拒绝了。

现如今,韩泽民和二儿子生活在供电局老旧的家属楼里,已经面临拆迁,他身体依然健朗,只是腿脚不便拄着拐杖,日常生活,都是自己打理,房间里被收拾得很整齐,闲暇时,他喜欢坐在那个旧的书桌前,看报纸,写毛笔字。

二儿子回想以前,不禁笑了,院子里有点菜地,包括种蒜,老人都要用尺子标着量,一颗一颗的种着。以前他们时常不能理解,直到自己也当兵三年后,才开始慢慢懂得父亲的严谨。

1997年2月,韩泽民正式退休。

退休22年后的2019年,在确认符合相关规定、不会泄密后,韩泽民才打开那口保存着荣誉和战绩的老式大皮箱。一段尘封的历史被揭开。在供电局对外宣传后,不断有媒体来采访,那些已经泛黄的奖状被不断地拿出来又放回去,他才想着,让家人拿出来装裱起来。

不断的有人问起他,在部队里最重要的荣誉,却从不能和外人提起,他如何坚守了41年。韩泽民整理着熨烫平整的衬衫,面色平静,“没什么难的,作为军人,就要对得起国家给我的一套永不褪色的军装。”

钱珏晓 本文来源:重案组37号责任编辑:钱珏晓_NBJ10675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