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9)》(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我省2019年度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依然保持全国第一位。在5个一级指标中,广东有3个继续位居全国第一位,分别是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
亮点 企业创新能力连续三年第一
2019年度,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综合效用值为59.49,居全国第一位,领先优势持续扩大,与第二位的分值差距从2018年度的5.25拉大到6.27。
从一级指标(包括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看,广东知识创造能力上升一位,位居全国第三位。省科技厅有关人士表示,该指标反映的是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的创造能力,体现了近年来我省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的成效正逐步呈现,不过仍落后于拥有丰富科教资源的北京和江苏。
在知识获取能力方面,我省位居全国第三位,落后于外资企业和外资研发中心聚集的上海和北京。
值得一提的是,我省企业创新能力位居全国第一位,连续3年蝉联冠军,优势进一步凸显。从具体指标看,我省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综合指标、设计能力综合指标、技术提升综合指标、新产品销售综合指标4个二级指标均居全国首位,表明技术驱动型创新的辐射带动作用充分释放。
创新环境能力广东同样位居全国第一位,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增加178家,风险投资额增长26.3%,一系列数据表明我省在创新载体建设等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打造了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此外,另一指标创新绩效能力也位居全国第一位,宏观经济、产业结构、产业国际竞争力、就业等方面指标均保持传统优势。
建议 加快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作为综合性、连续性权威发布的年度研究报告,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广东仍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包括知识创造能力和知识获取能力有待加强、原始创新效率低等。
为此,省科技厅提出进一步提高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议,力求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我省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重大机遇。省科技厅建议,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以三大科学城为核心,加快推进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广州中新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光明科学城、深圳国际生物产业基地等一批高能级创新基地、园区建设,“串珠成链”加速广深港澳科创走廊建设。此外,要强化面向前沿领域的区域知识创造体系构建,其中包括加快推进三批省实验室建设,积极争取拟建国家实验室的核心或网络落户广东。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作用的一个关键环节。省科技厅建议,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推进知识产权金融、交易运营、导航评议、军民融合等综合运用,全面深化粤港澳知识产权合作。推进珠三角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记者/卞德龙 林亚茗 通讯员/粤科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