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广东省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部署,扎实办好省十件民生实事。全年全省各级财政共投入971.29亿元,其中省级投入520.6亿元,集中力量办好提高底线民生保障水平等十件民生实事。截至2019年底,省十件民生实事共28项具体工作任务全面完成,广大老百姓在教育、医疗、就业、社保、交通、文化、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的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办事更加方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 实现异地就医“一站式”结算
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等六类底线民生保障水平方面,全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人每月148元提高到不低于170元;全省城镇、农村低保对象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差水平,分别从每月503元、228元提高到554元、251元以上;所有县(市、区)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均按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1.6倍、且不低于当地现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确定;全省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水平,分别从每人每月1560元、950元提高到1685元、1025元;全面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省内和跨省异地就医“一站式”结算,全省城乡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政策范围内基本医疗救助比例达到80%;全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分别从每人每月157.5元、210元提高到165元、220元。
建立学前教育、公办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
建立涵盖学前至高中各学段的生均经费保障制度方面,补齐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短板,建立学前教育、公办普通高中生均拨款制度及逐步增长机制,全省对公办幼儿园和符合条件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按不低于每生每年300元的标准进行生均经费补助,对公办普通高中按不低于每生每年500元的标准进行公用经费补助;继续落实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制度。全省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按小学不低于每生每年1150元的标准、初中不低于每生每年1950元的标准进行公用经费补助,对中等职业教育按生均财政拨款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3000元(不含免学费补助)进行补助,其中珠三角地区不低于每生每年5000元。
招收培训全科医生6749人 招收培训产科医生1158人
加强粤东粤西粤北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和服务能力建设方面,全省共招收培训全科医生6749人,完成产科医生招收培训1158人,招收转岗培训儿科医师376人,入学报到订单定向培养医学生1474名;为47家升级建设中心卫生院招聘100名首席专家已全部到岗开展工作;为2277个省定贫困村配备健康智能监测设备包,引入“AI医生”助手,接入到省远程医疗平台,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培训粤菜师傅2.9万人次 完成年度任务的290%
加大技能培训和创业就业支持力度方面,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提供最高30万元、最长3年的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全年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约21.89亿元;培训粤菜师傅2.9万人次,完成年度任务的290%;实施劳动力技能晋升培训补贴、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政策,向全省劳动者发放补贴33.65万人次,完成年度任务的112%,其中劳动力技能提升补贴30.25万人次、失业保险技能提升补贴3.4万人次;将生活困难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标准从每人1500元提高到2000元,全年全省共发放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约4500万元,惠及2.2万余人;适度降低部分社会保险费率,全省有10个符合条件的地级以上市阶段性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用人单位缴费费率的降低幅度不低于0.5个百分点;全年全省医保基金运行情况良好,共减轻用人单位负担170.75亿元,工伤保险在全面实施浮动费率的基础上,阶段性下调缴费费率,全省平均费率实际降低比例约50%,降低工伤保险缴费成本34.6亿元。
累计建成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9991公里
提升“四好农村路”质量安全水平方面,全省累计建成临水临崖、急弯陡坡和安全事故多发路段的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9991公里,改造影响人民群众出行安全的农村公路四、五类桥梁538座,完成通建制村(镇通建制村、建制村通建制村)通畅工程6604公里,完成2277个省定贫困村通20户以上自然村村道路面硬化1654公里,优先推进连接现代农业产业园、历史文化古村落、南粤古驿道沿线、3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乡村旅游点等的道路改扩建,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遍布农村、连接城乡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24个村镇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
支持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等富民兴村特色产业方面,全年整合10.2亿元资金支持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区和贫困山区100个农业特色专业镇、1000个农业特色专业村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24个村镇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称号,新增数量从排名靠后跃居全国第一;66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数量跃居全国前列;项目带动农户34万人,其中带动贫困人口6万多人,参加项目农民人均年收入可达1.5万元,增幅25%;对6805.76万亩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进行补偿,平均每亩补偿标准从32元提高到36元,共下达补偿资金24.55亿元。
投入1.18亿元补助资金支持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免费开放
推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投入补助资金1.18亿元,支持全省250家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实现免费开放。完成马坝人—石峡遗址核心区环境风貌整治、“南海Ⅰ号”保护发掘项目、杨匏安旧居修缮及展示利用工程等106个文物保护利用项目,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支持18个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项目开展振兴工作,建立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2个、市级工作站31个,举办4期研培班加强对项目传承人群的研培工作;支持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实施总体规划,指导瑶族文化(乳源)等8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修改完善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设立粤剧粤曲文化(荔湾)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举办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佛山)非遗周等非遗惠民活动,受到各界好评。
完成乡村公厕新建和提升改造15434座
大力推进“厕所革命”方面,超额完成各类厕所建设任务,完成乡村公厕新建和提升改造15434座,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8.6%;完成旅游厕所新建及改扩建1039座,完成交通厕所新建和改造提升103座;加快老城老区公厕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公厕服务管理水平,完成城市公厕新建和改造提升2650座。
完成食品抽检67.38万批次 抽检合格率为98%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检测方面,全省完成食品抽检67.38万批次,超过每年每千人5批次,完成年度任务的122.5%,抽检合格率为98%;在全面开展监督抽检的基础上,对全省2095家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开展以蔬菜类、水产品类和肉类为主的快速检测,共快检食用农产品948.13万批次,完成年度任务的118.52%,筛查发现不合格食用农产品5.28万批次共143.34吨,快检不合格产品均按规定进行销毁,并及时公示有关信息,切实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全省实际生产国家基本药物制剂品种为885个(按批准文号计),全年完成抽样检验885批次,实现抽检覆盖率100%,抽检合格率为99.8%,对不合格药品采取了召回和查封、扣押等控制措施。
“粤省事”全年新上线483项高频服务事项
依托数字政府“粤省事”平台强化政务便民服务方面,“粤省事”平台全年新上线483项高频服务事项,并新增春运服务、教育服务、基层减负服务、法律服务等7个专区,新增人才优粤卡、港澳居民居住证、高校毕业生报到证等17种电子证照,目前“粤省事”平台共上线986项高频民生服务事项,实现群众填写表格、提交材料、跑动次数减少53%,已上线服务事项“零跑动”达到82%;依托“粤省事”平台支撑,继续推广使用广东省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二期项目,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100%覆盖,全年全省各地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审判阶段通知辩护类法援案件约6万宗,其中因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增加的通知辩护案件约5.3万宗。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广东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坚持不懈、用心用情用功办好各项民生实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一方面,要加强2019年民生实事项目后续监督管理,充分发挥项目效益,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做法,持续改进民生实事办理工作。另一方面,抓紧做好2020年民生实事准备工作,按照省《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2020年省十件民生实事,尽早谋划,做实做足资金安排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2020年省十件民生实事顺利实施。
●南方日报记者 吴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