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网讯 两个多月前的一次火灾席卷了瑞安吴老伯的家,人没出事,但吴老伯多年存下的80多万元现金成了“火烧币”。为挽回损失,吴老伯的儿子带着这些“火烧币”前后跑了十多家银行网点,直至1月14日最后一张“火烧币”完成兑换,总共挽回了60多万元损失。
80多万元成“火烧币”
吴老伯的儿子吴先生今年50多岁,对于那场火灾,他至今还心有余悸,好在人没事。
“火灾发生后,我们才知道父亲存了这么多现金在家里。”他说,他父亲原来从事医疗行业,这些钱是父亲多年攒下的积蓄,老人家不愿存银行,就藏在几个桶里,也没告诉家里人。他们算了算,有80多万元成了“火烧币”。
这么严重的损失,吴老伯心疼不已。为尽量挽回一些损失,吴先生代父亲挨家挨户找银行兑换“火烧币”,以求尽可能地挽回损失。他回忆,这段时间来,他从瑞安跑到瓯海,先后问了十几家银行网点,有几家银行愿意帮忙兑换“辨识度比较高的火烧币”,对于损坏比较大的钱币,一些网点不太愿意“接”。
2019年12月12日,吴先生抱着一鞋盒“火烧币”来到中国建设银行温州娄桥支行,没想到这家银行网点愿意帮这个忙。
全人工操作鉴别兑换
娄桥支行副行长游丽娜告诉记者,她确认了吴先生的身份和消防出警记录等信息后,专门安排人员为吴先生兑换“火烧币”。
“赚钱不容易,我们都很同情,能帮的尽力帮。”游丽娜说,比较好辨认的“火烧币”,吴先生已经找其他银行网点兑换了,送到他们支行的“火烧币”残损程度高,是“最没希望兑换的”,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项挑战。
游丽娜介绍,这些钱之前都是用塑料袋装的,被火烧着后,纸币边缘与炭化的塑料黏在一起,其中还有不少是已退出流通的版本的人民币,辨认与清理难度较大。由于“火烧币”残损程度高,炭化部分较多,因此只能凭借手工清分数量和鉴定真伪,他们把一沓沓火烧币摊平在办公桌上,用手指一张张揭开、摊平,或挤、或揉、或捻、或掀,努力减少钱币边缘部分的损失,然后对每张“火烧币”的真伪和兑换金额进行鉴别。
游丽娜解释,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票面超过二分之一不到四分之三的破损残币可以兑换一半面额,票面超过四分之三的残币可以全兑。
共挽回60多万元损失
“由于临近春节,银行事务繁忙,人手紧张,我们和吴先生约好时间兑换‘火烧币’,每次组织三名银行职员,花上2个多小时辨认‘火烧币’完成兑换。”游丽娜说,处理“火烧币”很累,每次清理完一部分,手上全是黑色灰烬。不过欣慰的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为吴老伯挽回了12万余元。
吴先生表示,他原本以为这些“火烧币”都已是废纸了,只是抱着试试看来到这家银行,没想到还能“救”回12万余元,这样一来,算上其他银行网点,共兑换了60多万元,也算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
原标题:瑞安一老伯80多万元成“火烧币” 他们救回6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