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京28年前命案告破:成事在科技谋事在人
2020年2月23日,南京市公安局发布公告,称根据“侦查取得重大破案线索”,于当日凌晨一举破获28年前发生在该市原南京医学院的“3·24”命案。消息一出,引发海量关注。由于案件还在审理中,许多细节并未公布,这桩旧案究竟如何告破,仍待详细披露。
许多消息来源指出,当时警方曾通过各种力所能及的刑侦技术手段,包括群众走访、悬赏寻求线索、发布嫌疑人模拟画像等,试图还原证据链,但囿于条件始终未能有所突破。尽管如此,一代代南京警察仍精心保存着“3·24”案的各种相关物证。
据悉,此次命案告破的关键,是嫌疑人一名涉及其他案件的亲属被警方提取DNA检材,经与28年前保存的“3·24”案相关物证上所提取DNA检材进行Y染色体比较,最终锁定了“大隐隐于市”、28年来都生活在南京市区石鼓路(离命案发生地不到5公里)的嫌疑人。
近年来因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刑侦手段“升级换代”,导致积年命案告破的案例,在国内外都不胜枚举。比如,包括白银、包头两地11桩命案的“高承勇案”,警方是通过新科技手段对原有生物物证再利用,启动家系排查对比DNA-Y染色体,最终将隐匿28年的真凶高承勇抓获。
刑侦技术手段的进步,的确是很多悬案告破的重要突破口。但比技术进步更关键的,却是一代代警察的不放弃,及其锲而不舍的办案信念。这些旧案的告破,看似都是一系列“幸运”、“巧合”所催生,实际上却是一代代警察在远离热点、焦点的幕后踏实工作,恪尽职守的结果,是日积月累、水到渠成的必然。没有这些人的因素,无论科技如何发达,刑侦技术手段如何进步,也不可能凭空施展威力。
所以,我们当然要寄希望于技术、设备的进步和普及,但更重要也最关键的破案“胜负手”,始终是人。正所谓成事在科技,谋事在人为。就这些悬案而言,囿于当年的破案技术条件,正义的审判或许会迟到,但“技术+努力”会宣告正义不会缺席。
□陶短房(专栏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