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条”从降低社保成本、降低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门槛、降低残保金负担、降低住房公积金负担、降低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申请门槛五个方面发力,实打实减轻企业负担。
为鼓励园区减免中小企业租金,“24条”提出:对在疫情期间为承租的中小企业减免租金的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给予最长3个月、最高50万元的运营补贴。
“现在生产线上的员工都是按照3倍工资发放的,工资支出压力比较大,一次性用工补贴很及时!”2月23日,听青岛市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了山东稳就业“24条”后,青岛卫康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负责人松了一口气。
疫情突如其来,卫康利公司积极响应政府部署,大年初三就把员工紧急召集起来,初四建成投产防疫物资生产线。车间里共有20多名员工,24小时三班倒不停工。对这类企业,“24条”给予“硬核”支持——对疫情防控重点物资生产企业春节期间复工复产的,每个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一次性用工补贴。
稳就业必须先稳企业。2月17日,我省出台《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稳就业工作的若干措施》(简称“24条”),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劳动力返岗复工困难、现场招聘活动中断等问题精准施策,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
着力“降”,“24条”从降低社保成本、降低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门槛、降低残保金负担、降低住房公积金负担、降低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申请门槛五个方面发力,实打实减轻企业负担。
东营市人社局第一时间就把政策送到了山东鲁百百货大楼集团。疫情发生以来,该集团的百货、家电、家居、餐饮、商贸、电影院等营业活动全部暂停,只留超市正常运转供应市民生活用品。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陈花告诉记者,大楼里1400名员工,一个月缴纳社保就将近200万元。“降低社保成本这一揽子政策,真是帮我们解了燃眉之急!”
为了尽快让援企稳岗政策落地,泰安市采取“人社大数据比对”办法,主动筛选确定符合条件的企业,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泰安市人社局局长蒋永斌介绍,这一举措让企业全程“免申报”“免跑腿”“免见面”。截至目前,全市共确定1152家企业返还资金3213.11万元,惠及职工12.1万人。
突出一个“补”字,“24条”加大对企业和重点群体稳就业支持。为鼓励园区减免中小企业租金,“24条”提出:对在疫情期间为承租的中小企业减免租金的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园区)、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给予最长3个月、最高50万元的运营补贴。
位于济南的智汇蓝海互联网品牌孵化基地,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减小疫情对创业企业发展的影响,决定在免租基础上,免收自2020年1月31日起至国家规定的企业复工日期内,进驻基地内创业企业的物业费、车位费及运营管理费,将由智汇蓝海独立承担。同时,智汇蓝海积极寻求资源,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和创业者们共谋生机,其间智汇蓝海蓝鲸电商学院系列收费课程免费开放给企业,同时联合马蹄社、A轮学堂、同程商学院推出一系列公益分享课,帮助创业者战“疫”求生。
“力度大,红利实!我们接到消息以后,立马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全面摸底,测算面积和金额。”青岛市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于宁宁说,作为一家省级创业孵化载体,青岛市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湛山创客工厂)目前在孵企业70家,员工约800人,主要从事文化创意、动漫制作、新兴产业、软件开发、蓝色经济、智能医疗、智慧城市等,已为符合条件企业减免房租23.4万元。目前,青岛市共为47家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家庭服务业广场)1869户减免房租2306万元。
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陈东辉表示,“24条”中的财税扶持政策共19项,其中涉及财政直接投入的政策有14项,涉及税费减免方面的政策有5项。财政部门将全力筹措保障资金,加大就业补助资金、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项资金统筹力度,进一步完善多渠道投入保障机制。近期,省级财政在已下达促进就业创业资金7.9亿元的基础上,还将陆续下达资金1.8亿元,支持各地尽快落实最近集中出台的各项稳就业政策。
(大众日报记者 张春晓 通讯员 张波报道 参与采写 马海燕 薄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