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安徽频道:安徽疫情防控一线直击 他,从雷神山归来

   2020-03-03 人民网1570
核心提示:原标题:安徽疫情防控一线直击 他,从雷神山归来3月3日,邹红磊决定回到项目工地上。疫情逐渐稳定,邹红磊只是浩浩荡荡复工大军

原标题:安徽疫情防控一线直击 他,从雷神山归来

3月3日,邹红磊决定回到项目工地上。

疫情逐渐稳定,邹红磊只是浩浩荡荡复工大军当中的普通一员,但也许没有人知道,他,从雷神山归来。

“通知:最新接到了援建武汉雷神山医院项目的任务,请有意向前往的同志积极报名。”2月3日,当正在家中的邹红磊看到这条微信的时候,他突然觉得,他要去。

邹红磊今年31岁,安徽省合肥市中建八局的一名工程师,“看着疫情越来越严重,看着一线的工作人员起早贪黑,不辞辛苦,我心里着急,可只能待在家里,感觉什么都做不了。”邹红磊说,“看到这个报名的消息,内心中一腔热血就涌出来,我是党员,我要为抗击疫情出份力。”

邹红磊一行接到的是雷神山医院A区给排水、电器、通风等施工工程任务,2月4日22点30分,邹红磊到达项目工地,很快投入到紧张施工之中。

工期短,任务重,着实让邹红磊压力巨大。“一般来说,工程上电器部分都是最后施工,要是以往,工期起码要一个月,但是现在,为了节省工期,必须要和其他项目交叉进行,这就需要更加精细的配合,对于我们是巨大的考验。”邹红磊说。

为了精益求精,每天早晨,邹红磊都要参加工作会议,每天提出需要当天解决的问题,确定当天的施工计划和内容,避免出现一点差池。令邹红磊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他们发现了一处材料使用错误,但是按照工期,返工重来压力很大。“当时我们使用的材料实现功能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们还是决定要重新来过。”邹红磊说,“把雷神山医院建设得和图纸上一模一样,让医务工作者放心地工作,是我们的职责。”

为了尽快把雷神山医院建好,每个人都恨不得把一天当成八天用。邹红磊回忆说,中建八局安徽地区援建雷神山医院项目前后一共有16人,工程建设的初期,几乎每天是通宵达旦,直到最后几天,每天也睡不过5个小时。

“每天都是在工地上吃盒饭,吃完了,筷子一扔,不用招呼,就又开工了。”邹红磊说,“忙起来连家里的电话都来不及接,那些天回复家人最多的,就是‘好的’。”

2月13日,邹红磊一行负责的项目通过了验收。

那一刻,他笑了,笑着笑着,眼泪就流了下来,他说,现场很多人都是。

邹红磊说:“雷神山医院和火神山医院是为了这次疫情专门设计的医院,从规模到设施都是一流的,一定可以为缓解武汉的疫情起到关键的作用,能够参与到这样一项工程当中,我觉得我为抗击疫情切切实实做了一点点事情,我觉得特别自豪。”

没有寒暄,没有告别,邹红磊和同事们当天下午就匆匆回到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为期14天的隔离。直到2月28日,邹红磊才顺利结束隔离,返回家中。

邹红磊坦言,工程期间,家里人特别担心,4岁的儿子天天找自己,爱人不知道偷偷哭了多少回。“感谢家人支持我的工作,这次的经历,让我更加懂得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我会以同样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当中。”邹红磊说。

(责编:黄艳、关飞)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w123456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