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中国频道 » 正文

全球报道:一见·看总书记行程,想起20多年前一段往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6-09  来源:cctv
核心提示:原标题:一见·看总书记行程,想起20多年前一段往事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宁夏考察调研,第一站是吴忠市红寺堡镇弘德村。在村里

原标题:一见·看总书记行程,想起20多年前一段往事

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宁夏考察调研,第一站是吴忠市红寺堡镇弘德村。在村里,他走进了闽宁协作“订单化”援建的一座扶贫车间。

村里的老人和留守妇女是脱贫的薄弱环节。闽宁协作机制下的扶贫车间,为他们在家门口“量身定做”了操作简易的就业岗位。

根据中央“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和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决策部署,早在1996年5月,福建、宁夏两省区全面开展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担任帮扶领导小组组长,直接组织实施闽宁对口扶贫协作。

1996年11月,闽宁扶贫协作第一次联席会议在福建召开。图为习近平(右五)出席闽宁扶贫协作第一次联席会议。

他先后5次出席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3次发表重要讲话,还深入宁夏实地考察指导。闽宁“千里结亲”,跨越3000公里山海之隔,以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成为东西协作、共同推进国家区域发展的典范。

习近平也因此同宁夏的山山水水,乡亲父老结下了不解之缘。

1997年4月,他来到宁夏,连续6天深入贫困地区考察,被西海固的深度贫困所震撼。在被称为“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山大沟深,苦旱少雨,群众的生存困苦令他感同身受。

1997年4月,习近平在宁夏隆德县考察,了解抽水灌溉情况。

面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难题,闽宁协作通过“移民吊庄”的方式加以解决。那年7月,闽宁村在贺兰山东麓一片戈壁上破土动工。那是习近平亲自提议并命名的移民区,让贫困群众搬出苦旱之地,建设新的生活。奠基当天,习近平专门发来贺信。

习近平1997年看过的那口井现在还在发挥作用。

就在那个时期,他推动形成了系统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工作思路,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指明了方向。

1997年4月,习近平在宁夏隆德县贫困农村调研。

他指出,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宁夏位于祖国大西北,两省区虽远隔千山万水,但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都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相互支持和帮助。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是一项政治任务,我们要坚决完成。

时隔11年的2008年4月,又隔8年后的2016年7月,习近平两次来到宁夏,他走访了从六盘山区到黄河两岸的河川塬峁,为发生在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高兴。他对乡亲们说,等你们生活过得更好了,我还要到这里来看看。

带着牵挂,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宁夏。弘德村乡亲们的日子今非昔比。这个村也是宁夏脱贫攻坚和闽宁协作成效的一个缩影。

24年来,福建向宁夏选派挂职干部11批185名、专业技术人员2000多人次,5600多家闽籍企业、8万名闽商在宁夏投资兴业;宁夏选派挂职干部19批325名,在福建稳定就业8.3万人、企业上千家。

24年来,福建累计援助宁夏财政资金26亿多元,倾斜支持“五县一片”深度贫困地区,援建项目4000多个,减少贫困人口200多万人,改善近60万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帮助8个贫困县(区)脱贫摘帽。

闽宁协作已开花结果,根深叶茂。在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抚今追昔,无数人,无数的努力,为了同一个目标:全面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一个也不能少。

策划:杜尚泽

撰文:王汉超

图片来源:新华社 摄影: 鞠鹏 王晔 谢环驰 刘泉龙

编辑:谢博韬 责任编辑:刘亮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