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京明城墙的活化实践:从“名”城墙到“民”城墙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花马,带把刀,走进城门抄一抄……”这首极具地方特色的童谣,被一代代生活在城墙脚下的南京人传唱。
南京明城墙迄今已有650多年历史,一砖一石、一门一洞,藏贮着城市发展变迁的历史遗痕。如今,从修缮保护到活化利用,它渐渐成为百姓摸得着、进得去的“民城墙”,成为南京最具知名度的文化地标之一。
古都特色风貌和现代城市景观在城墙内外相映成辉。刘捷摄
成体系修缮保护,“名城墙”展露新面貌
林春华是南京城墙保护志愿者协会的一员,由于常年开车穿梭于南京城中,“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明城墙就成了他眼中最亲切的建筑。“这么多年来,看着明城墙从外到内的变化,心里着实欣慰。就像看着一位饱经风霜的老友,经过精心调理,重新有了傲视风霜的强健筋骨。”林春华说。
历经战火、拆城、自然风化,南京明城墙曾经满身伤痕。上世纪50年代,因年久失修,明城墙很多地段成了危墙,无法登城游览。城墙的砖石又是盖房、修路的好材料,常被人拆了用于生产建设,墙体结构在当时普遍存在安全隐患。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城墙的历史文化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南京市委、市政府逐步投入资金,对南京城墙进行了大规模维修和环境整治,城墙面貌焕然一新。1988年,南京城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和2012年,南京城墙两次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名单。2014年7月,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成立联合申遗办,明确南京为申遗牵头城市,其他申遗城市西安、兴城、荆州等陆续加入,一个众志成“城”的时代篇章缓缓展开。
现在,从城墙本体砖文信息采集工程到“颗粒归仓”城砖回收行动,南京城墙已经全面建立起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保护体系。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文物保护部主任张琪介绍,南京城墙监测预警平台将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交付,未来,监测预警平台将应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城墙状况,进一步推动明城墙申遗和遗产本体保护。“这种监测预警平台就是一台‘健康监控机’,嫁接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既可以对城墙‘对症下药’还可以提前预判,为保护提早介入干预提供可能。”
玄武湖公园、鸡鸣寺、钟山风景区、夫子庙景区、老门东、大报恩寺遗址公园、阅江楼……修缮后的南京城墙串起这一个个文化地标,圈成一条美丽的“古城项链”。城墙沿线增设的登城口、游客服务中心以及生态绿环和慢行绿道系统,让沿途的风景名胜不仅看得见,也能到得了。
2014年至2019年,南京城墙全线接待游客量和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2019年,南京城墙游览人数达2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000万元。
在中华门拍婚纱主题照片的“新人”。马晓波摄
融入市民生活,“民城墙”迸发新活力
6月10日上午,在老东门设馆的“巴菲摄影”将最新的宣传照拍摄点选在了中华门上。摄影馆工作人员说,古城墙和不远处的粉墙黛瓦,与“新娘”火红的婚纱最为搭配,这才是他们想要的“中国风”。
七十里城墙,一砖一石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主要负责人说,文物保护工作,保护的是“旧事物”,秉承的却是新理念。南京城墙已走近市民,融入城市生活,也成为了城市文化的新生长点。阅读、跑步、展览、摄影、绘画、品茗、服装秀……古典与潮流在这里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
“南京城墙全面开放以来,保护和利用更是上了一个台阶,尤其是中华门瓮城。”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宣传人事部主任胡静介绍,文物保护工作者们对藏兵洞的改造做了大胆尝试:在严格遵守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将中华门二层的7个藏兵洞改造成独立框架结构,增加照明设施,用于布置展览和设置文创体验店。多种多样的活动也在这里办了起来:春节期间的“城门挂春联”、舞龙舞狮表演和南京城墙灯会为群众增添年味,“城跑金陵,‘明’扬天下”三十六丈城墙跑、瓮城诵读会暑期亲子场比赛等大大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
登城步道口,城墙肚子里,也各有精彩。文艺范书吧“台城书房”位于解放门临湖厅段城墙,城墙外侧便是波光粼粼的玄武湖,书吧立面和地板均以青灰色的砖体装饰,古色古香的原木书架纵横其间,围合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阅读空间,古色古香的书房与古老的城墙相得益彰。去年,隐藏在明城墙登城口“品城时光”咖啡馆的开放,同样吸引了不少游人的注意。还有仪凤门仪凤书阁、集庆门集庆书坊、中华门聚宝书缘……环城70里的“城墙肚子”目前已为游人准备了10多个休憩场所。
近年来,南京城墙创新开展了一系列遗产活化利用活动,进一步实现人与城的“零距离”互动。“南京城墙是南京市的文化名片,也是老百姓的精神家园。几乎每个南京人都能说上一两段自己与城墙的不解之缘,而这种缘分应该在城墙人的努力下变得更加紧密。”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主要负责人说。
在2018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工程项目组在中华门瓮城旁打下了一根桩基,总建筑面积达12696平方米的新南京城墙博物馆正式开工建设,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城墙专题博物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地。届时,南京的老城墙又将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