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套利乱象整治升级 结构性存款市场退潮
来源:金融时报
本报记者 杜冰
“之前有收到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目前已开始制定结构性存款压降计划,之后这部分资金应该会用其他负债资金予以替代。”某股份制银行北京分行内部人士对《金融时报》记者透露。
今年以来,结构性存款规模和增速明显反弹,至4月末达到历史峰值,其背后的套利问题、业务乱象再度引起监管部门关注。北京银保监局6月12日下发《关于结构性存款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要求,年内结构性存款业务增长过快的银行(辖内),应切实采取有力措施,逐月压降本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在2020年末,将总量控制在监管政策要求的范围之内。
此外,《金融时报》记者也从多家中小银行获悉,近期已有部分银行收到监管部门窗口指导,被要求于今年年底前将结构性存款规模压降至去年年末的三分之二。
随着监管部门对部分银行进行窗口指导,结构性存款目前已进入量价齐跌通道。专家认为,压降产品规模会是下半年重点,同时产品实际收益率将继续下调。
监管部门再出重拳严打“假结构”
“最近通过大数据发现一些企业在疫情期间一边拿到银行贷款,一边又去买理财、结构性存款等进行套利,甚至违规进入股市、房地产等限制性领域,这都是要采取监管措施重点整治的。”北京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明肖日前表示。
这些问题已暴露在数据中。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末,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达12.14万亿元,环比增长4.05%,再创历史新高。值得关注的是,在2.54万亿元的增量中,单位结构性存款占据绝大部分,超过2万亿元。
企业结构性存款的净增额远远大于个人,背后折射出的便是资金空转现象。业内专家分析,突发疫情后,随着融资端价格不断下行,一些能够便利拿到低成本债务资金的企业通过购买结构性存款,获取可观的利差空间,造成了这一轮资金空转套利现象,这正是近期监管部门着力整顿结构性存款的大背景所在。
“如果都是‘真结构’就不会达到这么大的规模,事实上是很多‘假结构’产品打着结构性存款的旗号,给了比普通存款更高的收益,实际上是一种高息揽储的行为,也是当下出现资金套利的一个重要诱因。这轮整顿清理的核心是限制以假结构性存款这种方式高息揽储,对资金市场形成干扰。”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专家同时强调,因为结构性存款在间接上提高了银行的负债成本,是阻碍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监管规范的深层意义也是为了降成本和补短板。
东方金诚首席金融分析师徐承远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此次结构性存款监管主要为了规避银行高息揽储行为,可以引导银行降低负债成本,为资产端信贷投放利率的降低提供更大空间,从而有利于支持实体企业发展。”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同样认为,目前结构性存款高增,一方面是银行面对负债压力揽储力度较大,另一方面是部分企业利用低成本资金购买结构性存款套利。“此时规范结构性存款可以规范银行揽储行为,也可以管理资金空转套利,有利于增加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并降低融资成本。”
结构性存款进入量价齐跌通道
除了“假结构”的乱象问题,“真结构”产品的潜在风险问题也受到更多关注。
北京银保监局在披露近期监测到的结构性存款市场新问题新动向时提及,“个别银行在产品设计和宣传销售中仍存在一些不审慎行为,如产品嵌入的衍生品交易行权条件区间过于宽泛、产品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不到位等。”
“‘真结构’的问题在于产品确实是有风险的。在今年突发疫情所引发的全球市场波动下,以前看似没有什么问题的结构性产品,也可能会有一些潜在的风险。所以‘真结构’尽管不是规范的核心,但是也有一些潜在风险问题,要及时把握。”曾刚强调。
“假结构”的整顿与“真结构”的规范双向发力,意味着结构性存款市场将迎来进一步“降温”,一方面体现在实际收益率将继续下调,另一方面部分规模较大的中小银行会大幅压降产品规模。
据相关统计,目前中小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在7.9万亿元左右,如果要压降至去年末规模(6.2万亿元)的三分之二,意味着中小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要下降3.8万亿元,几乎缩水一半。
随着监管部门对部分银行进行窗口指导,结构性存款量价齐跌的趋势已经开始出现。央行最新数据显示,5月结构性存款下降了3009亿元,其中中小银行单位结构性存款下降2065亿元,中小银行个人结构性存款下降968亿元。
另外,据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统计数据,5月结构性存款发行量为763只,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54%,环比下降43BP;同时,在6月首周,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发行量98只,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4.27%,环比下降28BP。
“近期结构性存款收益跌幅较为明显,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持续下跌,近一个月跌幅达到60BP。” 融360分析师刘银平表示。
业内人士分析,自去年LPR改革以来,贷款市场利率显著下跌,但是存款利率降幅非常有限。今年以来,银行业净息差水平持续下降,在监管和自身负债压力下,未来结构性存款收益率下跌是大势所趋。
除此之外,结构性存款的产品设置将不断规范。从目前来看,增设“投资冷静期”已逐渐成为银行标配,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平安银行(12.850, -0.04, -0.31%)、北京银行(4.890, 0.00,0.00%)等多家银行已在发行的结构性存款产品说明书中增加了“冷静期”一栏。根据产品说明书,在投资冷静期内,投资者可以解除已签订的销售文件,商业银行将遵从投资者意愿进行解除,并及时退还客户的全部认购资金。
这一设置源于2019年10月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该通知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在销售文件中约定不少于24小时的投资冷静期,并载明投资者在投资冷静期内的权利。由于该通知设置了12个月的过渡期,即从2020年10月起,投资冷静期的规定将正式实施。
专家喊话银行:回归理性发展
从银行角度而言,商业银行今年以来大力发行结构性存款的目的之一是维护之前的保本理财存量客户以及抢夺增量客户。业内人士对此分析,结构性存款的严监管格局,可能会导致商业银行特别是一些中小银行的存款压力倍增。
不过,专家也强调,对于结构性存款的依赖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一些银行在“存款立行、规模至上”的老思路下的不理智行为。在当前环境下,银行更需要做的是尽快转变规模至上的发展观念,摒弃对资金不计成本的需求,回归理性发展。
“未来的银行其实是效益越高越好,而效益越高不见得是规模越大。很多银行如果修正思路,其实根本就不需要采取这种做法。”曾刚认为。
在扭转发展观念的前提下,专家认为,未来,银行业一方面可通过存款产品创新、渠道整合及服务优化等措施夯实存款客户基础,同时在流动性风险可控前提下优化存款期限结构以控制存款成本。
另一方面,拓宽负债渠道和优化负债结构,可根据市场情况适当拓展央行再贷款、同业负债等融资渠道。
“如果真的需要资金,可以通过优化负债来源,适度增加主动负债, 也可以借助发金融债、同业存单等方式,资金成本可能都比‘假结构’产品要更低。”曾刚强调,尤其是在利率下行的情况下,银行加大主动负债力度有助于灵活调节资产负债结构,提高利率风险管理能力,优化负债结构。
至于如何留住客户,银行更需要的是考虑如何通过综合性服务来提升客户黏性,而不仅仅是盯住价格优势。
“依靠价格得到的客户其实是没有忠诚度的。要打造‘护城河’,核心是根据客户的需要,从整体的服务架构和模式上去做更多的探索和创新,给客户提供更多的综合化服务。事实上,目前互联网渠道的发展已给了银行存款在渠道、功能方面很多的创新空间。”曾刚认为。
原标题:资金套利乱象整治升级 结构性存款市场退潮
责任编辑:杨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