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仅只看折扣,今年春装的力度会让消费者感到惊讶。在少女装、淑女装品类中,7折、8折随处可见。以往春装在上市之初,总是小心地控制节奏,一步步将折扣从9.5折调到9折,然后再到8.8折、8.5折。而今年似乎大家都失去了耐性,刚刚打个照面,就直接把7折、8折端到了桌面上。
在杭州各大商场里,冬装还在忙着最后打折清库存,刚刚上市的春装就迫不及待直接挂出了7折、8折的牌子。
商场人士说,今年春装的折扣力度来得特别早,也特别大。
过年前气温偏高
冬装卖不动
新款春装直接打7折
天气转暖,今天最高气温将达到12℃。让商家们担心了很久的春装行情终于快来了。
上周末,杭州的商场打出了满400元减150元,一次性实付满500元送120元礼券的春装促销力度,以黑、灰、咖啡色为主的冬装区越来越小,颜色轻松明快的春装已成主力。
如果仅仅只看折扣,今年春装的力度会让消费者感到惊讶。在少女装、淑女装品类中,7折、8折随处可见。以往春装在上市之初,总是小心地控制节奏,一步步将折扣从9.5折调到9折,然后再到8.8折、8.5折。而今年似乎大家都失去了耐性,刚刚打个照面,就直接把7折、8折端到了桌面上。
在武林广场附近的某商场里,某家日系风格女装的春装系列,从外套、线衫、雪纺衬衣,到短裤、裙子,一应俱全。营业员说,他们的春装一上市就是8折,很划算。而相隔不远的另一个风格相近的品牌,已经在打7折。
趁着本周三八节活动档期,一些定位较高,往年此时折扣不多的边柜品牌也变相放出了春装折扣。“22october”把当季春款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同时单列出了500元专区和3折区的库存春装区。3折的力度已经低于现在的冬装促销力度。营业员说,500元专区和3折区里都是去年的春装中一些设计经典的款式,现在买很实惠。“prich”单列出了节日专区,在这里凭贵宾卡就可以购买8折新款春装。
不仅仅是人气最高的女装部门,运动迷们也被刚刚过去的adidas/' target='_blank'>阿迪达斯“4年逢一闰”的大手笔促销震撼了,从2月底到3月初的这场促销活动中,阿迪达斯旗下的阿迪达斯和三叶草系列全场7折。也就是说,阿迪达斯把春装新款直接拉到了7折。这在历史上几乎没有出现过,在商场促销力度最大的店庆和年中庆期间,阿迪达斯贡献的折扣也仅为8折左右。
怪异天气是一大主因
春装为什么一上市就这么大力度打折?除了把原因归结于从去年开始持续的经济大环境的不利影响,商家们众口一词:都是一二月份的怪异天气惹的祸。
某家商场的一位经理记录了最近几年杭州每天的天气,因为这直接关系着销售业绩。他无奈地总结,今年过年以前气温偏高,冬装卖不动;过年以后气温又偏低,春装也卖不动。根据他的记录,前年和去年2月下旬的周末,最高气温都已经超过20c,而今年只有10c左右。而过年前,今年的最高气温又比前两年高出10c左右。
多出来的一季服装
女装品牌BRJ的市场总监张旭东解释得更加专业。现在国内的女装品牌逐渐引入国外市场的销售节奏,在四季服装之外,还生产“第五季”服装。这一季服装在圣诞节前和元旦后这段时间集中上市,款式以内穿的春装为主。
虽说是春装,在生产者眼里,第五季服装和春装并不一样,前者的搭配功能更强,能把冬天的外套搭配、衬托得更好。因为现在的人们已经不习惯穿四五件衣服过冬,而是只穿3件甚至2件。简单地理解,第五季服装做的是冬天穿在里面的衣服。
再配合今年的天气就很容易理解了。去年冬天冷得慢,第五季服装随之卖不动,不少品牌积压了一季到半季不等的第五季服装在手里,要等天气暖和马上倾销库存。但是天气不给力,等到2月中下旬,第一拨和第二拨春装也要上市了。两相撞车,为了尽快出货,大力度打折难以避免。
外贸转内销的品牌多了
让定位内销的服装品牌有些头痛的是,今年的“搅局者”多了起来,他们把折扣拉得更低。
张旭东说,服装行业每年都会做品牌上市、退市的市场调查,国际市场消费不振,去年又有一批外贸企业转型内贸,今年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新生品牌。这些品牌大多原本是做欧美市场的,转型内贸之后,以“高定价,高折扣”的模式较多。
一家外贸服装厂的负责人说,从外贸转型到内贸,还有很多地方需要适应。出口欧美、日本等地的外单服装虽然时尚度很高,但并不完全适合国内市场。外贸服装厂的生产能力一般都很大,如果市场把握不准,款式挑选不当,更容易出现库存问题,这时就要靠折扣促销了。
春节后连续阴雨
春装没人买
反常的天气打乱了服装企业的节奏,但除了天气因素之外,记者调查发现,服装折扣力度加大的背后,还有更多的原因。
库存还要卖三年?
服装企业陷入库存泥沼今年有望淘到很多打折衣服
每年三四月是传统踏青时节,也是户外功能服推出今年新款的好时机。不过,网店店主吕文还在搞功能服的特价销售,因为去年,他的公司积压了1600多万元的过季库存服装,是上一年库存量的三倍。把这些堆在仓库里的库存销出去,是吕文今年的首要任务。
陷入“库存泥沼”的,不仅仅是吕文。国内不少服装企业去年都遭遇了库存量大幅上升的问题,以美特斯邦威服饰为例,去年总利润为14.6亿元,但库存量达到25.6亿元,其中超过15亿元的货物为过季商品。
新款春装一上市就打折,除了受糟糕天气的影响,还有一个原因是服装行业普遍存在的高库存问题。如果不赶紧把今年的春装卖出去,这些衣服可能变成新的库存。
服装网店遭遇库存难题
开了五六年的网店,这么大的库存压力是吕文从来没有碰到过的。
这家专业销售户外功能服和配套装备的网店,因为口碑不错,产品质量也比较好,发展一直比较快。去年的销售额超过4000万元,同比增幅超过20%。
这样一个让人振奋的数字,却很难让吕文高兴起来,因为去年还有价值1600多万元的过季款服装没有卖掉,躺在位于滨江的公司仓库里。他说,按照网店17%的净利润率来计算,4000多万元的销量净利润是680万元,而1600多万元的库存成本就有800多万元,赚的钱还不够补贴到库存上去的。
吕文说,2010年的销售额是3400万元左右,当时的库存不到600万元,库存成本只占到净利润的一半左右,这是一个非常安全的数字,想不到去年的库存会这么大。
大企业同样陷入“库存泥沼”
小企业可能因为判断失误造成库存压力过大,那么对于久经风雨的大企业来说,去年会不会碰到同样的问题?昨天,记者联系美邦服饰时,这个中国服装行业的巨头正在打算近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广大股民和社会解释他们目前遭遇的库存问题。
据美邦服饰提供的公司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美邦服饰实现营业收入为99亿元,较上年增长33%;营业利润14.6亿元,较上年增长51%;库存压力相对改善,四季度时为25.6亿元(2011年三季度时曾达到29.8亿元的库存规模)。申银万国证券发布的报告显示,美邦2011年底存货虽已降至25.6亿元,但其中超过15亿元的货物为过季商品,这已经超过美邦服饰当年的营业利润。
同样受到大比例库存压力的还有不少国内知名的体育服装品牌。有业内人士称,福建一家运动服装企业的存货可以卖一年,业界有这样一则“笑谈”:即使现在中国所有的服装企业都停产,光是仓库里的压库货起码能供国内的服装销售企业卖三年。
气候反常价格上涨导致高库存
杭州中纺中心的工作人员张奕说,中纺中心不少男装女装经营户也都遭遇了库存大增的问题,这一方面是价格问题引起的,由于面料价格和人工成本的增加,去年的服装普遍提价,大多提高了10%-20%。
价格的提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销售的成绩,但涨价是把双刃剑,在拉动服装企业业绩的同时,也抑制了一定程度的消费欲。面对高额的售价,一些消费者捂紧了钱袋子。
吕文说,公司的销售计划都是根据上一年的销售情况来制定的。2010年卖得很好,库存压力不大,所以订货规模也相应扩大,销售额也提升了20%。但是价格提高后,销量明显下滑。有一款2010年卖400多元的户外功能服,当时每天都能卖出几十件,去年稍微修改了一下款式,提价到600元左右,马上就卖不动了。
除了价格因素,去年的反常气候也是原因之一。“该热的时候不热,该冷的时候不冷。”张奕说,这对羽绒服的影响特别严重,“服装企业都是提前订货生产的,等发现气候反常,再换已经来不及了。随后,代理商卖不动导致退货率过高,也直接增加了生产企业的库存。”
美邦服饰方面的解释也印证了张奕的说法。昨天,美邦服饰公关部发来的报告指出,2010年末公司存货增长较快,主要原因是当年营业收入增长了43.76%,销售规模的快速增长客观上需要设计款式日益丰富和备货量加大,因而存货规模持续增长;第二,2010年入冬较晚,冬装销售周期延后,因而截至期末冬装存货较多;此外,为应对次年初的用工荒可能给供应链带来的冲击,公司提前安排了2011年货品入库,也造成库存增加。
上半年可以买到很多打折衣服
张奕说,按照服装企业的传统,库存的成本决不能超过当年的销售净利润,这也是企业库存是否对营运造成影响的临界线,从目前来说,一般服装企业的库存不能超过当年生产或者进货的30%。
“服装企业如果赚的钱是存货,就相当于没赚,服装最不值钱的就是存货。”杭州某童装企业的负责人说,上一年的产品大量积压,不仅占用公司运作资金,耗费人力、物力,也使公司的管理成本增加,拉长产品的周转周期,降低公司的整体利润。而如果简单地低价抛售又有损品牌,还会打击渠道商的信心。
吕文说,他今年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把仓库里这1600多万元的库存销出去,如果今年还没销掉,明年这些服装的品质就会受到影响,只能当成尾货,被几块钱一件地拉走。但如何销库存很有难度,“不降价旧款服装销不出去,如果没有活动直接打折,会对老顾客造成影响,进而损害品牌形象。”他打算今年多参加几次天猫淘宝上面的活动,以换季的形式,进行打折促销。
美邦服饰方面表示,公司将通过特卖店的形式以较低的折扣销售出去。同时,在店面陈列上多做文章,将具有一定时尚性的历史存货与新货搭配销售,消化存货。目前,美邦的特卖渠道在有计划且有控制的建设中。
2月消费疲弱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与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上周六联合发布称,今年2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PMI)连续三个月下降,较上月回落4.5个百分点跌破荣枯分水岭至48.4%。
由于非制造业没有综合指数,通常以商务活动指数来反映非制造业经济的总体变化,一般来说该指数达到50%以上,反映非制造业经济总体上升或增长;低于50%,反映非制造业经济下降或回落。
分析认为,2月份,非制造业PMI环比回落,主要是受到春节过后消费回调的影响。节后以零售、餐饮为主的消费性行业回调明显,成为整体经济活动回落的主因。
2月,消费性服务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结束了连续两个月的上升走势,回落至50%以下,且降幅较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