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家 » IT圈 » 正文

虎门发展“三重奏” 缘起“霓裳”终归商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0-31
核心提示:  170年前,虎门因为销烟池的滚滚浓烟而名震华夏大地;而今天,虎门又将再次名动南国,因为第十六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

  170年前,虎门因为销烟池的滚滚浓烟而名震华夏大地;而今天,虎门又将再次名动南国,因为第十六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简称虎门服交会)在这里举办。

  2010年,虎门镇全镇生产总值285.2亿元,再次荣膺广东省第一经济强镇称号。其形成的服装产业集群,因此而生的服交会,与其厚重的文化历史,共同谱写出“服装名城”这张名片。而虎门服装的“舵手们”,则以前瞻性的眼光为虎门谋划未来:在不远的将来,虎门将再次蝶变,化身产业高端、更具文化品位、更加现代化的宜居宜商的滨海国际商城。

  一重奏:30年发展形成南派服装重镇

  “洋货一条街”走出的服装重镇

  “虎门服装产业的兴起,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后期。”在虎门镇住了几十年的李叔说,虎门服装业的兴起,得益于靠近深圳和香港。当年虎门的渔民外出捕鱼时,都会带回一些深圳和香港的商品,如布料、服装、鞋袜等,摆在路边售卖,时间一长就自发形成了则徐路“洋货一条街”。因为当时国内物质匮乏,而香港的服装物美价廉又时尚,所以很多人都愿意过来购买。

  80年代形成最早商业街

  到了上世纪80年代,虎门镇政府把各种小摊点集中到一起,形成了最早的商业街。1986年,具有标志性的大型商场――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的旧富民商场(现百家商场)开业了,虎门的服装、批发市场由此诞生。之后,虎门又建成了富民商业大厦,把各种服装批发商集中在一起,统一经营批发生意。随着第一座大型专业服装商场出现,加上布料辅料市场、皮革市场等相关的专业市场相继形成,共同奠定了现在虎门“南派服装重镇”的基础。

  当然,虎门镇的服装业不仅仅只是服装交易,在更早的时候,虎门就有人开始涉足生产领域。全国第一家来料加工企业,也是虎门第一家服饰企业太平手袋厂,就成立于1978年。曾经在富民商业大厦做过经营的许先生回忆道,当年富民商业大厦批发商铺一打开门,在门口等候多时的批发商就会蜂拥而入,然后把货物一抢而空,“根本就不用担心货卖不掉”,足见虎门服装业的人气之旺。

  服装产业集群独一无二

  虎门党委委员林超明说,虎门是珠三角各城市的交汇点,交通网络发达。经过近30年的发展,虎门服装业已有了生产、销售的产业集群基地,还有布料辅料批发商城、服装机械贸易城,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产业集群。虎门全镇工商注册服装加工企业有2000多家,现拥有上规模的制衣企业上千家,获得了省市服装产业升级示范区和重点扶持产业集群等认定,并成功培育了信息传输线缆产业集群。

  据虎门镇经贸办主任谭志强介绍,虎门现在拥有30多家专业批发市场,并已形成以富民商业大厦、黄河时装城等为中心的一平方公里巨大中心商务区。在虎门常住人口中,从事服装相关产业的人数近30万人,占总人数的近半,2010年服装产业年销售总额更是高达200亿元。

  培育创意人才走出转型第一步

  当虎门服装业还在蓬勃发展之时,虎门政府高瞻远瞩,以一镇之力,在1996年举办了第一届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成功吸引了国内外参展商280多家,把虎门及虎门品牌推向全国甚至全世界。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虎门的以纯、松鹰、衣讯、依米奴、狐仙、伊韵儿等自主品牌已广为人知,但真正让各商家企业完全认可品牌意识,还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逼迫”企业转型之后。虎门镇经贸办主任谭志强说,为此虎门拿出了7000多万元,用于研发创新,并设立了3000万元的产业扶持资金。

  人才缺乏成最大短板

  品牌战略拼的是创意和人才,此时虎门服装产业高端人才缺乏,骤然暴露出来,一时也难以解决。东莞银辉玩具有限公司负责人肖先生就感叹道,他们工厂从接单加工模式转型为主打品牌、自行研发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便是人才。在他看来,没有找到合适的复合型创意人才,也是许多服装企业转型不成功的重要原因。

  “要充分发挥创意产业基地集聚人才的功能,实施首席专家、文化大师工作室制度。”虎门镇党委书记吴湛辉为企业献计献策时说,当创新人才引进合作机制,可探索高端文化人才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品牌入股等多种分配形式。为此在数年前,虎门便成立了服装创新中心,介入服装的面料、设计等创新领域,以引导者的姿态,促进人才的引进及相关研发工作。

  威远岛规划包括创意园

  据了解,东莞市政府和虎门镇政府将共同投资几十亿元的虎门威远岛项目,其规划中就包括了创意园和大学城,不难看出虎门政府剑之所指。估计几年之后,该学校就可建立完毕,一个高档次的与国际接轨的大学城将在虎门成立,这将为虎门源源不断地输入高端人才。按照虎门的计划,到2013年要实现设计工作室100个,引进各类高端人才1000人,创意产业产值达5亿元,创意产业从业人数达4000人。

  当然,虎门服交会这个舞台,虎门人也不会错过:顺势推出各种时尚发布会,举办“虎门杯”国际青年(女装)设计大赛,为服装企业展示自身形象和品牌搭建大舞台的同时,也为海内外客商及业界交流合作提供了机会。据虎门经贸办介绍,到2013年,虎门全年可举办120场时装发布会。

  虎门服装产业,经历过了一条“无牌、贴牌、创牌、名牌”的发展道路。如今虎门可谓“兵强马壮” ,陆续培育了以纯、松鹰、依米奴等80多个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服装品牌,30多个服装品牌获省以上名牌称号, 广东省著名商标11个, 中国名牌产品3个,服装生产企业在国内外注册商标有5000多个。而龙头企业银禧科技和虎彩印刷,更是成为了市后备上市科技企业,即将“淘金”股海。

  异地办展 坚持“走出去”战略

  正如林超明所说,虎门只是一个镇,经济总量做大后,其后续发展难免会受到地域、市场容量过小的束缚,因此业内人士纷纷指出,虎门选择“走出去”的战略,寻找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成为必然。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开始,虎门就开始了异地办展的道路。今年的“2011东莞虎门服装、电子信息名产品(沈阳)展贸会”,参展企业逾百家,展位数比去年郑州展多了149个;交易额达39.6亿元,比去年多了1亿元;参展产品均是来自虎门的名产品,包括服装、服饰、面辅料、鞋、电子产品、信息传输线缆等,其中服装占7成。

  而到2012年,虎门展会将拓展到3个,除了11月举办的虎门交易会外,还将在明年4月和9月,分别在武汉和成都两地举办两个展贸会,继续把虎门品牌推向全国各地,让虎门“滨海国际商城”的新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谭志强说,“此次沈阳办展从表面看,主要是为了协助虎门企业拓展国内市场,抢占市场份额;从深层次着眼,则是借助外出办展会的机会,帮助虎门企业在短时间内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范围,推动虎门企业迈出虎门,最终树立虎门品牌形象。”

  这里是历史资源富庶之地

  虎门的销烟、巨炮和古城墙等与鸦片战争有关的历史古迹,彰显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在虎门镇的旅游资源地图上,虎门的文化名片,还有更多的名词,如全国第一块番薯地、古人类贝丘遗址和蒋光鼐故居等,都为虎门的历史文化底蕴添足了筹码。

  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八年(1580年),陈益随商船从虎门出海到达安南,并在当地吃到一种香甜软滑的“红薯”,让他刻骨难忘,便设法习得种植番薯的方法,把“红薯”带回了虎门种植。现在,中国第一块试种番薯并改变中国人饮食习惯的土地、陈益的墓地,依然保留在虎门。

  20多年前,虎门村头挖掘的贝丘遗址,是古人类居住遗址,包含了大量古人类食剩弃置的贝壳,距今已有3500年。

  另外,抗日名将蒋光鼐的故居,座落在荔荫园南栅社区三蒋村。在上世纪,蒋光鼐故居被其后人捐献给国家。据相关部门统计,现在虎门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共有30多处,其中有不少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却顶着“文化沙漠”的头衔

  被誉为“中国第一镇”的虎门,其名气始于170年前的销烟壮举。而之后的声名鹊起,则得益于近30年来虎门的服装产业,以200亿的服装销售额,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中国“南派服装重镇”。

  但让人不解的是,一个如此富裕的强镇,有着厚重文化积淀的历史名镇,如今能给世人的,除了“销烟”、“抗击外辱”遗迹之外,仍然只是一个“文化沙漠”的印象。对此,虎门镇经贸局主任谭志强解释说,虎门可供游客游玩、了解虎门的场所不多,是因长期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历史文化资源缺乏整合。尽管虎门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在过往的几十年里,却受到不同程度的冷落,蒋光鼐故居、村头贝丘遗址、全国第一块番薯地、官涌石桥等历史人文景点,因为地域分散,整合较少,所以才名不见经传,鲜为人知。即使是林则徐销烟池旧址,到了1957年仍然是杂草丛生,只有一块牌子。建起林则徐公园和林则徐纪念馆,已是新中国成立近十年后的事情。

  “虎门的文化历史资源虽然很丰富,但却很分散单一,不利于形成集群效应。也由于历史的原因,开发保护比较滞后。”虎门镇党委委员林超明说,如鸦片战争博物馆位于偏狭的解放路附近,馆内除有两个修复的销烟池、林则徐雕塑和几门喑哑的巨炮等外,并无过多的内容可供游客参观;威远炮台和沙角炮台则分别位于威远岛和沙角社区,交通不便,景观单一。

  而极具文化韵味的贝丘遗址,在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后,尽管是三四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古人类聚居之所,出土了大量的古人类食剩的贝壳。但由于缺乏保护条件,该遗址出土的文物只能存放于广东省和东莞市两级博物馆,遗址也未进行开发利用,几无观赏性可言。

  产业携手旅游

  打造文化名城

  几个月前,虎门“当家人”、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吴湛辉提出,虎门应实现由历史名镇到文化名镇的跨越,一切都将迎来新的转机。据了解,目前虎门镇已通过了《虎门镇建设文化名城规划纲要(2011~2020年)》,文化旅游与服装、信息传输线缆、高端新型电子信息、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并列为虎门六大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盘活大大小小的文化景点,着手建设文化名城指日可待。

  “初步形成的以服饰文化展览、图书文具批发、印刷出版、广告创意、文化艺术培训等为主的文化产业市场,每年给虎门带来了30多亿元的产值。”吴湛辉说,因此,推动文化和产业的融合发展很有必要。据此,虎门不惜重金,投入600多万元承办纪念鸦片战争170周年大型音乐盛典;又投入300多万元,出版《爱国将军蒋光鼐》等多部虎门历史文化著作;而作为虎门大众性的文化盛宴活动――“虎门文化艺术节”则每年都会如期举行。

  “虎门现在服装的生产量不是很大,大的是交易量和设计量。老百姓来虎门,大都是来买衣服的,借此可以发展文化旅游。”林超明进一步阐释说,虎门已着手梳理散落于各社区的一些景点,将已有的景点共同构成一个丰富的旅游资源。

  呼之欲出的“文化旅游”,或许将会是打造虎门文化名城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道。

  三重奏:全城升级打造更大商圈

  虎门大道升级被寄予厚望

  虎门镇的发展,拘囿于现有的城市框架结构,早已成为虎门人的共识。“这个商圈实在是太拥挤了。”林超明说,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虎门较早地形成了一个以富民商业大厦、黄河时装城为中心,聚集着20个大型服装批零商场、9个大型服装面辅料商场,方圆近1平方公里的中心商圈。虎门也是得益于这个服装商圈带来的巨大市场引力,促进了虎门服装产业的发展。

  如此密集的商圈,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带来了巨大的人流车流,给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综治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迫使虎门政府不得不考虑“分流”、“疏导”。如能突破现有的城市框架结构,虎门镇就如同蜕皮而成的蛟龙,将更加轻松自信,绝不如现在的步履沉重。

  因此,虎门大道中的升级改造,被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改造成功后,虎门大道将连接商业龙头与富民商圈,形成“哑铃”状更大的商圈,以稀释日益拥挤的中心商圈的“密度”。

  虎门梦圆“滨海国际商城”

  而虎门现有的城市格局要实现彻底的改观,则是通过滨海国际商城的打造,这个规划也被称为虎门的“圆梦之举”。2011年8月4日,虎门正式启动了10项工程,几乎涵盖了滨海国际商城建设的各个领域,包括城市框架工程、中心区升级工程,总部经济、会展、物流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交通工程、文化工程、教育工程、体育工程、环保工程,以及“三旧”改造、安居、安置工程等10大类别,共有54个工程子项目,计划总投资532.3亿元。

  根据这些工程的规划,虎门镇“一河两岸三板块”、建设滨海国际商城、塑造城市新形象的新一轮城市升级战略全面铺开。项目建成之日,一座宜居宜商、富强幸福的滨海国际商城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虎门将彻底地实现“旧貌”改“新颜”。

  “‘滨海’突出了虎门的区位优势与自然资源,‘国际’突出了虎门的先发优势与开放水平,‘商城’突出了虎门的产业优势与城市功能,拥有鲜明的特点与丰富的内涵。”吴湛辉说,滨海国际商城是虎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科学定位与战略目标,具体来说,就是要把虎门建设成综合交通的枢纽之城、依山抱海的宜居之城、粤港合作的先行之城、商通国际的创业之城、文化创意的活力之城,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共建共享的富强幸福之城。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