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沙扒风筝文化节

   2023-08-15 全球资源网冯晓瑜2290
核心提示:在阳江沙扒,风筝具有传递信息、传递情感的意蕴,最初用于战争传递军情,后来随着制作的普遍化,风筝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承载

在阳江沙扒,风筝具有传递信息、传递情感的意蕴,最初用于战争传递军情,后来随着制作的普遍化,风筝已“飞入寻常百姓家”,承载着百姓们对亲人的思念祝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据当地老人口述:相传,早在南朝至隋时期的岭南巾帼英雄冼太夫人于阳江治所时,城池曾为叛军所围,冼太夫人命人扎、放风筝(纸鸢)于高空,传递危情搬取援兵。城池围困解除后,民间百姓遂将冼太夫人开创的扎制、放鸢作为习俗延续至今;也有人说,当地人将风筝放到天上,为出海打鱼的亲人取得联系,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沙扒风筝文化节始于古时邑民自发的“重阳登高”、“辟邪祈福”的习俗,人们喜欢在农历九月九日重阳日登高放鹞,希望通过高飞的风筝,寄情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幸福安康等美好愿望。在《民国阳江志》中有记载当地重阳节放风筝的盛况: 重阳日,结伴携酒选胜登高。士人赋诗,儿童放纸鸢较高下,或悬藤弓其上,风激之鸣,乡彻云霄,北山尤盛。林葆茔《竹枝词》也写道:浮图七级北山坳,纸鹞参差万影交。有客流杯池上醉,一葫芦酒杂山肴。可见重阳节放风筝对当地民众的重要性与影响力。

为了更好地传承风筝文化,延续优良风俗,沙扒风筝文化节的规模与形式也不断丰富扩大。自70年代以来,每到重阳佳节,沙扒民众会自发地出钱出力举行放风筝比赛,全镇的民众都会登上北额岭,或放飞风筝以寄托美好祝愿,或观赏风筝且加油呐喊,场面十分热闹,吸引很多游客前来观看,目前沙扒风筝比赛已举办了28届。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fengxy
    加关注10
  • 人民网 新华网 光明网 央视 发稿☎️:13716102352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