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h3 {}.union {}.union TD {}
中国棉花网专讯:近几年以来,纺织企业明显感觉到棉花质量有逐步滑坡的态势,马值低、三丝增多,导致纱布质量下降、次品率逐渐增多,棉纱生产的盈利程度逐步萎缩。
河北省某大型纺织企业负责人表示,近几年高等级棉供应紧张,年度后期总会出现供需缺口,企业也相应减少了对高等级棉的使用量。一方面,在人工费用、水费、电费等诸多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压缩原料成本成了纺企的首要之选,不断降低配棉等级;另一方面,目前高等级纱线的主要需求地――欧美市场不景气,中国纺织品出口形势愈发严峻,使得很多纺企的纱支逐渐降低,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生产率。
同时,近几年涤纶短纤凭借稳健的价格走势和与棉花之间的巨大价差,越来越受到纺企的青睐,棉花所占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随着涤棉品种生产量的不断扩大,一些弊端也逐步显现,为弥补低等级棉的马克隆值不足,部分纺企利用涤纶张力较好的特性,用低等级的棉花与涤纶混纺,生产出的涤棉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缺乏市场竞争力。
新年度国家收储严把质量关,并对应当注意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纺企对此表示拥护和支持。他们普遍认为,如果棉花质量有了保障,纱布产品质量将得以提高,有利于企业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此项措施有利于加大科学种植管理的推广力度,对于棉企看似提高了要求,实质上对行业的长久发展是很有利的,能顺应质检体制改革的要求,对构建社会的诚信价值体系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责编:张可心 电话:010-58931122-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