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纺织行业经济增长减速态势仍在延续,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上年同期明显下降。其中,由于国内棉价持续高于国际市场,我国棉制纺织服装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受到严重削弱,出口大幅减速,企业效益明显下滑,预计全年纺织行业运行压力难以减弱。 针对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指出:国内外棉花价差持续拉大,必须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并尽快解决。“如果国内棉价与国外棉价的差价能控制在合理的区间之内,今年纺织行业出口和内销保持适度增长是不会有问题的”,反之,如果持续拉大的棉花价差不能尽快有效解决,将会严重削弱中国纺织行业的竞争能力并最终将会影响到整个产业链。他呼吁各方必须拿出负责任的态度,尽快解决这一关乎整个行业生死的顽疾。 环境趋紧 问题必须面对 作为行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直言必须面对不利形势。国际市场需求低迷一直在延续,导致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幅下滑。根据海关数据,今年1~4月,全国共出口纺织品服装688.14亿美元,同比仅增长0.48%,其中纺织品出口同比下降0.26%,服装出口同比增长1.02%,扣除价格上涨因素,行业实际出口数量呈现负增长态势,这对对外依存较大的纺织行业影响很大。 据统计局数据,1~3月,纺织服装的零售额同比仅增长了14.6%,低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2个百分点,这是近四年来罕见的情况,1~4月上述比例虽有抬升,为15.6%,但扣除价格因素,零售额实际增速仅为11.6%。近几年国内衣着类消费品总额增长比例一直高于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而今年开局即出现拐点,王天凯认为对这一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除市场因素外,还会有价格因素,去年因棉价的波动也推动了纺织品价格的上涨,这也是必须引起各方关注的问题。 内外棉价差拉大 不公平竞争雪上加霜 “除了大环境之外,对纺织行业影响至关重要的就是棉花。”王天凯说,国内外棉花价差持续扩大是当前纺织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2011年9月以前,国内棉价与国际市场价差大致处于正常区间,自去年9月以后,国际市场棉花价格与国内市场棉花价格拉开距离。差价由1000多元每吨一路上扬,到5月11日,国内328棉价格为19294元/吨,而国际棉价折合人民币仅为14383元/吨,国际市场棉价低于国内市场价格4911元/吨。根据中纺联对近年来国际、国内价差的分析,目前的价差之大是多年来不曾有过的。 由于原材料价格的高位运行,严重削弱了我国棉纺织品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棉制产品出口全面负增长,1~3月棉纱出口额同比下降了46.82%,棉制物出口额下降6.78%,棉制床上用品出口额下降12.19%,棉制服装出口额下降1.82%。 在高价差和进口棉花配额受限的压力下,为了生存,国内不少企业已经开始大量进口棉纱——进口棉纱甚至比国内棉花还便宜——这显然和国内政策制定者想稳定国内棉花生产的初衷相去甚远。 纺织作为一个高度竞争性行业,如果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资源分割开来,必然造成行业竞争力的下降,最终会影响到整个产业链,包括产业链前端棉花的生产。因此,政策的制定必须立足把握好全局,不能顾了一头,丢了另一头。因此,王天凯强调了在制定放储政策时必须考虑到国际、国内的棉花价格,实现限价放储。 加快结构调整 立足长远解决根本 王天凯认为,在现在趋紧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即在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科技创新、加强自身管理以降低成本等方面下大力气,是整个行业的当务之急。中纺联将在年中召开一个理事会,专门研讨在目前大的宏观环境下,纺织行业的着力点在哪里,如何保持稳中求进。 “其实在纺织行业内我们早就在做的一个事情是:用多种手段尽量减少整个产业链对棉花的依赖。”王天凯坦言。为此,很早以前化纤行业的一大任务就是:加紧研制高仿棉以替代棉花。实际上已经有不少企业在加大化纤用量,减少棉花用量,从前不少企业在棉花与化纤的用量比例上很多采用6535,即棉花占65%,化纤占35%,慢慢地这一比例变成了5050,现在甚至是4060,通过科技创新做出来的产品跟原来差距不大。“这是属于产品结构调整,我们要在全行业加大科技开发、结构调整力度。” 记者了解到,加大麻纺和竹纤维等非棉纤维的研究力度,除了麻纺织和竹纤维有其自身的优势——抗菌除臭等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它们是与棉花最接近的天然纤维,是最具替代性的纺织原料。纺织行业减少对棉花的依赖而做的努力由此可见一斑。但其实这本身似乎就是一个悖论:纺织行业竟然要跳出对棉花的依赖!从此也可以看出棉花的非理性涨跌对这个行业的伤害已经到了让人爱恨交加的地步。 鉴于当前国内外棉花差价过大导致纺织行业严重困难,记者了解到纺织行业已通过两会代表等途径,提出包括缩小国内外棉花差价、加快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完善棉花税制体系、提高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等建议。 具体建议是:一、抓紧研究国储棉放储方案,采取财政补贴收储和管理成本的方式,实行限价放储,平抑国内棉价,把国内外棉花价差控制在合理的区间。“价差在1500元之内我们还有国际竞争优势,超过这个范畴就很难了。”王天凯说。近期,国家已经开始向纺织企业发放棉花进口配额,预计将对缩小国内外棉花差价起到积极作用,建议加大向纺织企业发放棉花进口配额,进一步将配额向纺织生产企业倾斜。 二、完善国家棉花宏观调控机制,深化棉花流通体制改革,逐年提高棉花进口数量,直至取消棉花进口配额及滑准税的双重管理限制,实现内外棉价的市场对接,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 三、尽快研究解决棉花等天然纤维加工行业“高征抵扣”问题(销项税征17%,进项税抵扣13%),将纺织原料纳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管理办法》试点范围,将天然纤维原料进项税率由13%提高到17%,切实解决纺织企业税收负担不合理的问题。 四、鉴于当前国内外棉价过大,国际市场需求下滑,国际竞争日益加剧,出口企业形势严峻,为遏制出口下滑态势,建议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6%调制17%。如果全面提高纺织品服装退税率有一定难度,建议将棉制类纺织品服装的出口退税率调至17%,降低棉纺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